暑期“三下乡” | “和美乡村看青年—循迹乡村振兴帮扶中的‘交大故事’”康乐县专项实践团实践纪实
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教育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走深落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乡村一线,在奋身研学中激发担当“强国一代”责任的内生动力,为乡村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构建良好教育生态,2024年7月10日,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美乡村看青年”实践团不断整合基础教学资源,打磨支教课程项目,赴康乐县拔子沟小学与东沟门小学开启了第二天的支教活动。
非遗文化作为最富情感表达和最具情绪力量的艺术领域,蕴含着巨大的美感力量,是学校美育浸润的主渠道,亦是助推乡镇学生提升艺术修养、拓宽认知渠道和健全人格的主阵地。支教活动伊始,支教团成员以漆扇文化为切入点,在历史与艺术的碰撞中带领同学们上演了一场美学与手工的文化盛宴。
课堂活动中,实践团成员积极联系漆扇作品,主要就非遗文化领域艺术表达与人生理想教育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向同学们进行了拓展与分享。支教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聚焦手工实践,以艺术实践式互动课堂彰显和表现了非遗文化的艺术张力,带领同学们领略和体验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美感。实践团成员特别表示:对于中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我们要深入把握其自然开放的本质特点,揭示其展现真我的内在境界,同时教育引导同学们应常从审美的角度对当前的自然世界进行自我思考,以微观个体的情感变化描摹事物的整体状态,从而让审美活动更深层次地切入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以欣赏和传承艺术作品为土壤,进一步感悟其折射现实的人本价值和串联世界的现实价值。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艺术回归自然本源的必由之路中,当以自在世界为模范,探索生活中人们的理想生存状态,追求自在生命的自由体验。
课堂活动现场,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以孩童的视角观察着、思考着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把对生活的理解、对艺术的感知和对未来的领悟融入到手工作品当中。这些作品有的质朴纯洁,童真灵动;有的充满理想,淡然热忱;有的关注生活实际,着力于表现自身日常生活的欢乐与理想。这也正是本次实践团成员开展美育文化教育的意义之所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会让我们成为一个善于思索的人,一个更好的人。
课堂尾声,实践团成员向同学们提出了树立人生理想、坚定人生航向和充实文化知识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饱含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勤劳肯干的双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努力拼搏,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高学历人才。同学们表示将继承实践团支教“老师们”的初心与使命,发奋图强,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接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汇聚青春在路上,建立长效促发展。新时代的宏伟蓝图绘制仍需紧跟时代发展轨迹,为实现民族复兴、农民得利、农村得稳的三赢局面继续前进。下一步,“和美乡村看青年”康乐实践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乡村振兴康乐样板,进一步开展社会实践工作,推动实现“三下乡”到“常下乡”的伟大飞越,与实践基地共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为集体经济发展寻出路、找方法,共谋乡村振兴推进突破之策。
http://www.dxsbao.com/news/6827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