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战争片的发展并无贡献,对视听语言也缺乏自我思考和改良。其中许多缺点是诺兰固有的毛病。
《敦刻尔克》继续践行着诺兰“每一部作品都有成为代表作的潜质”,这是对类型片导演最高的一种褒奖,但这并不代表作品很完美。
作为战争片,《敦刻尔克》拍的异常干净,PG-13的分级,导致片中没流出过一滴血,死亡场面也少之又少。
诺兰继续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将一个冷门的题材,以一个冷门的视角,处理成符合大众观赏要求的战争电影。然而影片也呈现出许多问题,比如累赘的剧作段落,场面调度的失力,配乐过于饱满,缺乏多义性和暧昧性的主旨。
《敦刻尔克》的“反类型”更是无从提起。作为在好莱坞濡染十多年的导演,诺兰并不是一个颠覆者,也不太可能会做出“反类型”的诉求。好莱坞也不喜欢颠覆,这会让他们面临失去话语权的风险。诺兰只是改革了商业电影的语法和风格,让普通观众也能享受到一些先进的创作理念,仅此而已。
虽然对好莱坞商业电影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诺兰实际上是个戏路极窄的导演。他最大的强项是叙事结构上的创新,却又不像昆汀·塔伦蒂诺(《低俗小说》、《无耻混蛋》)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21克》、《通天塔》)充满对人性与社会的嘲弄和反思。
诺兰玩结构是纯理性的,是优先从娱乐角度出发的,个人表达其次。无论是《记忆碎片》的拼贴叙事,还是《致命魔术》的叙述诡计、或者《盗梦空间》的套层结构,无不优先为观赏性服务。《星际穿越》更是围绕着一个宏大的宇宙谜题,将时间作为环状叙事的载体。甚至在《黑暗骑士》中,也是通过碎片化段落与视点叙事,营造宿命感,丰富信息量,提升格局。
某种程度来说,《敦刻尔克》的整体气质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非常相似。两部影片都聚焦于个体命运,都是对一场战争的侧写,都试图给观众带来一次身临其境的体验式电影,也都有着一些实验性质(《比利·林恩》是彻彻底底的实验电影)。诺兰和李安也都为了呈现题材,执意选择了并不常见的技术手段,只不过李安的120帧4K实验是对电影未来的探索,而诺兰的70mmIMAX胶片则是对电影视听本质的坚守。两部电影都体现了大银幕的优越性,只有在影院中,才能获得最佳的观影感受。
如今战争电影佳作越来越少,尤其是二战题材。希望去年风光无限的《血战钢锯岭》,再加上今年的《敦刻尔克》,能带动行业重新对战争片感起兴趣。诺兰的十部长片,除了《白夜追凶》勉勉强强,其余都是非常精良的作品。我们也有理由期待他下次将带来的惊喜。
http://www.dxsbao.com/news/686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