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三线峥嵘地,重温三线炼人场
7月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梦三线”梦与千寻团队一行11人从十堰出发,经过26个小时的车程,跨越1500多公里,来到大西南,实地考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典型地区贵州六盘水。时隔半个世纪,当初的不毛之地发展成为如今大西南地区的凉都,溯其根源,三线建设不可不被提起。
走进六盘水水城古都,首先看到的是红色醒目标语,而谈起三线建设,老一辈人也都能想起这样一句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
解说员这样讲到:“三线建设所处形势严峻而又紧迫的时代。20世纪60年代中期世界局势动乱,中国和周边的国际关系趋于紧张,中国面临来自北面苏联的战略导弹、西面印度挑起事端、东面蒋介石反攻大陆以及南面越南战争等多方面的军事压力、战略威胁和侵略挑衅。”队员们聚精会神的听着并做着相应的笔记。
解说员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继续说道:“身处这样一个四面楚歌的境况之中,要备战,就必须先有物质基础,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基于此毛泽东提出把全国分为一二三的战略布局,决心搞好三线建设,东南沿海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部不包括新疆和西藏的地区为三线。1964年,三线建设的大幕就此拉开。贵州六盘水作为三线地区的重点开发地区,以煤炭为优势资源,建设开发基地。如今被人们称为“凉都”的成长之路也以此为开端。”
听完解说员讲解,指导老师刘明辉感慨到:“备战备荒的年代已经过去,流传下来的不仅是口号,更重要的是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精神。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生活,将三线精神付诸于实践并继续传承下去。”
http://www.dxsbao.com/news/690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