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挖掘工业遗产 实现文化创新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梦与千寻”社会实践队 作者:许盈盈

挖掘工业遗产 实现文化创新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梦与千寻”社会实践团队选题三线,为重寻三线记忆,决定实观凉都关于工业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的经验。关于工业遗产,《下塔吉尔宪章》中阐述的工业遗产定义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工业遗产的概念在继续扩大,其中“工业景观”的提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实施广泛的工业景观调查和保护计划。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主席伯格伦教授指出:工业遗产不仅由生产场所构成,而且包括工人的住宅、使用的交通系统及其社会生活遗址等等。但即便各个因素都具有价值,它们的真正价值也只能凸显于它们被置于一个整体景观的框架中;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研究其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整体景观的概念对于理解工业遗产至关重要。”

人类文明的进化,取决于文化的创造、保存和交流。城市是文化的载体和容器,城市的发展是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过程。为了实现工业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互动与和谐共存,既要注重工业遗产保护对于城市长远利益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又要注重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尽量发掘其在历史、社会、科技、经济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赋予工业遗产以新的内涵和功能,注入新的活力,实现它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互动发展。

http://www.dxsbao.com/news/6929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最新发布

创新工业遗产 打造特色文化
创新工业遗产 打造特色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发达国家,由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界定,在我国它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 …
创新工业遗产 推动城市发展
创新工业遗产 推动城市发展  在大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创新一词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文化创新更加成为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社会背景下,工业遗产的现代化价值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被提出, …
开辟继承载体 铭记不朽历史
开辟继承载体 铭记不朽历史  21世纪的今天,工业遗产越来越被重视,其在新时期所能发挥的文化价值重要而影响深远。我国的工业遗产研究以2006年国家文物局主持召开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及其产生的《无锡 …
保护工业遗产 创新历史文化
保护工业遗产 创新历史文化工业遗产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其价值在历史、科技、艺术、文化、经济以及社会上都有研究价值。工业遗产是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是人类文化遗产中 …
重走三线之路 树立责任意识
重走三线之路 树立责任意识已经忘记什么时候在某个地方听起上一辈人提起过三线建设,作为一个十堰人,十八年的生活,三线在印象中却少有记忆。唯独知道的是如今的车城是每一个十堰人的骄傲,直到今年开始准备 …
“三线人”建设祖国 奉献一生
“三线人”建设祖国 奉献一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有这样一群伟大的人。他们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不辞幸苦,不讲报酬,将他们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他们有个可爱的名字——“三线人”。“三线建 …
三线建设之六盘水兴起
三线建设之六盘水兴起 六盘水市是一个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它是随着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对贵州西部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和国家重点建设而兴起的。 三线建设是根据毛主席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 …
我眼中的三线建设与当下启迪
我眼中的三线建设与当下启迪 “三线建设”它指的是从1964年开始,因国家战略需要,中央决定在“三线”地区展开规模巨大的建设,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次重大经济战略调整。它的影响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当下都是巨大 …
探寻“三线建设”博物馆,做新时代三线人
探寻“三线建设”博物馆,做新时代三线人 六盘水,一座因三线建设而兴起的城市。此次贵州六盘水之行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三线遗址,做新时代的三线人。 为了缅怀三线建设英烈,弘扬三线建设精神。7月4日,湖北汽 …
饮水思源,不忘三线
饮水思源,不忘三线 提及三线建设以及三线精神可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很少有年轻人对它有太多的了解,或许只有那些老一辈的人们在听到这个词后会发出一阵的感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梦与千寻团队赴三线建设重要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