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三线文化,弘扬大国精神
7月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寻梦三线”梦与千寻团队一行来到贵州六盘水,跨越半个世纪,实地参观调研三线建设及成果。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局势。1960年中苏两国的关系急剧恶化,苏联在中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国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中印边境发生争端以至中方被迫自卫还击;美国在台湾海峡进行了核战争演习,并疯狂扩大侵越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而且美国驻军当时的南朝鲜和日本岛。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毛泽东主席将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前线、中间地带和后方,分别称为一线、二线和三线。即北部边疆和东南沿海地区叫一线,中部内陆地区中间地带叫二线。三线地区是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内陆地区,包括13个省、自治区的全部和部分地区。三线建设因此开展。而作为西南地区的贵州六盘水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就具备了建设备战基地的优势。
在“三线建设博物馆”解说员说道:“身处这样一个四面楚歌的境况之中,要备战,就必须先有物质基础,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1964年,三线建设的大幕就此拉开。贵州六盘水作为三线地区的重点开发地区,以煤炭为优势资源,建设开发基地。当时的口号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正是这样的口号,使得大批青年奔赴祖国的大西南,头顶青天,脚踩荒原,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大三线建设。最终将三线建设的有模有样。
http://www.dxsbao.com/news/693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