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新型小麦秸秆沥青混凝土,探索绿色道路新方向
近日,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研究团队在新型道路材料——小麦秸秆沥青混凝土的研究上取得显著进展,引发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这项研究致力于解决传统道路材料的弊端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为道路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其中小麦秸秆的处理一直是个棘手问题。传统的焚烧方式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严重污染环境。陕西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痛点,提出将小麦秸秆作为添加剂融入沥青混合料的创新思路,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投身实验室工作。从原材料准备、试件制作到数据测量,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据项目成员回忆,为了优化一个关键参数,团队反复实验,才最终攻克难题。这种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团队发现,添加小麦秸秆的沥青混凝土在性能上有诸多提升。小麦秸秆纤维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柔韧性和抗疲劳性,使其能更好地承受车辆荷载与温度变化,减少路面裂缝产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同时,这种新型材料的环保效益也十分显著,既减少了对传统骨料的依赖,降低自然资源开采,又解决了小麦秸秆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早期团队就为成果转化做了充分准备。他们精心组建了一支专业能力强、协作默契的队伍,分别负责项目的不同板块,共同完成了项目计划书及相关材料的撰写。目前,团队对研究成果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随着研究的深入推进,新型小麦秸秆沥青混凝土有望在实际道路建设项目中进行试点应用。若能大规模推广,将有力推动我国道路建设向绿色、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与城市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守护绿水青山。
http://www.dxsbao.com/news/7258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王丽2024-1-27)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转眼间,本次寒调活动已接近尾声,为确保后续收尾工作的顺利完成,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于2024年1月27日开展的长征……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丽2024-1-26)时光如匆匆流水,转眼间,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火虫实践队的寒调已进行到第6天。队员们仍旧热情不减,积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通过亲身实践为红色文化……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丽2024-1-25)白驹过隙,光阴荏苒。转眼间,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火虫实践队的寒调已进行到第5天。队员们仍旧热情不减,积极投身到各项工作中,通过亲身实践为红色……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丽2024-1-24)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的寒假调研已经进行到了第4天,尽管寒调生活已经过半,但队员们的热情依然高涨,积极投身于……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丽2024-1-23)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为了解更多居民对于红色文化的看法和观点,2024年1月23日,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开展的寒调第三天……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丽2024-1-22)烈火炼真金,实践验真理。为深入了解居民对红色文旅的认识和思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号召,2024年1月22日,湖北师范大学……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丽2024-1-21)迎着初晨的曙光,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萤火虫实践队的队员们满怀热忱地开启了寒调的第一天。在队长的带领下,实践队的队员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此次社会实……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丽2023-7-20)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转眼间,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为回顾往期支教生活,同时激励孩子们传承雷锋精神,接续奋斗展风采,给……
王丽 湖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