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的现代化实验室里,"枝源科技" 团队正通过将两亲性树状分子进行纳米级自组装,形成一支强大的 "生态卫士"。团队凭借创新的两亲性树状分子除藻技术,为我国水体富营养化治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或将开启我国 "分子级精准治藻" 的新时代。
一、技术革新:开启分子级除藻新纪元
团队研发的两亲性树状分子 C18 - 8A,如同专门针对藻类的 "分子手术刀"。只需 1.2μg/mL 的浓度,就能在 72 小时内让铜绿微囊藻的抑制率达到 100%。与传统的化学除藻剂相比,效率提升了 30 倍,而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这种除藻剂采用独特的 "疏水链破坏膜结构 + 亲水链阻断光合作用" 双重作用机制。实验数据显示,使用该除藻剂后,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下降了 98.7%,水生生物存活率仍能保持在 95% 以上。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武汉东湖、汤逊湖等多个水域进行了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藻类密度平均下降了 87%,水质提升了两个等级。未来,它还可以应用于船舶防污涂层、食品包装抗菌等多个领域。
二、青春力量:跨学科团队勇闯 "无人区"
团队成员来自生物、化学、制药、财务、管理、物流等多个不同的专业。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实验室里不断探索。从分子设计到毒性测试,再到中试生产,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团队在汉阳青创园的支持下,成功获得了 500 万元的天使轮融资。驻马店钟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更是对他们的技术给予了高度认可,并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
团队已经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202123385086.9),该专利涉及一种海洋防污涂料防污性能试验装置。此外,他们还申请了 3 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 "基于两亲性树状分子的除藻方法" 进入了实质审查阶段。
三、责任担当:用科技守护绿水青山
在东湖的试点中,除藻剂的应用让原本绿油油的湖面恢复了清澈,周边居民的满意度达到了 92%。这一成果得到了生态环境部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为湖泊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团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承诺每销售 1 吨产品,就会捐赠 1000 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目前,他们已经与恩施、黄冈等地的 3 个贫困村建立了帮扶关系。
据测算,该技术在水处理、抗菌涂层等领域的潜在市场规模超过 300 亿元。团队计划在 3 年内建立全国首个万吨级生产基地,让 "清藻先锋" 的身影出现在更多的水域。
"我们想用青春智慧,留下更多碧水蓝天,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 团队负责人、生物制药专业的丁同学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优化除藻技术,让 "清藻先锋" 成为大学生创业服务社会的典范。
http://www.dxsbao.com/news/7263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