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大师:沃尔特·克朗凯特
文/陈锦兴
“他的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美国人再也不会像当年信任克朗凯特那样去信任一个新闻记者。没有一个主持人,没有一个新闻记者,能再次拥有那样的公信力”。
——《华盛顿邮报》那个“最值得信任”的人去了
2009年7月17日的晚上,92岁的沃尔特·克朗凯特平静的躺在曼哈顿家中,做与世人最后的告别。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现在得走了……”少了平时播报的铿锵有力,但没有显出挣扎和痛苦,平静得一如他在电视节目时的结束语那样:“事实就是这样”。事实就是这样,这位享誉全球的美国“主持人之父”、美国新闻界的传奇和偶像级人物、“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在这一天与世长辞。
克朗凯特逝世次日,奥巴马称赞他:“像家人一样,让我们相信他,而且他从未让我们失望。”影星乔治·克鲁尼则表示:“我恨没有克朗凯特的世界。”
“他今年身体一直不好,5月就进入了弥留状态。大家心里都明白,他早晚要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前副总裁皮特·赫福德这样说道。赫福德与克朗凯特共事十多年,一直保持着私人友谊。对于他,赫福德的评价是:“对于美国观众而言,克朗凯特就是最温馨的回忆。”伟人终要逝去,温馨的回忆最终也会停止,如同克朗凯特的声音,在这一天戛然而止。
逝世之前,克朗凯特偶尔会从乔治亚或缅因州的海岸出发,坐上他的Wyntje号游艇吹吹海风……这是克朗凯特向往的生活的一部分:“在夕阳落山前,将小艇停靠在无人的港湾……躺在摇摆的船上,倒满一杯红酒,看着星空,然后安静的等待夜幕的降临。没有比这更让人心满意足的事了。”他说自己每天渴望做的一个白日梦就是:能驾驶他的船,离开这个“每天充斥着痛苦的世界。
事实就是这样,克朗凯特代表着美国一个时代的声音。他用一生来恪守“准确与诚实”的信条,使得美国人民的心与他连在一起。作为上个世纪对美国新闻界影响最大的传奇人物,克朗凯特的播报成为与“公正、客观、诚实”播报的典范。
事实就是这样,他曾带领自己的团队站在胜利的顶峰:在1962至1981年间,克朗凯特主持的《晚间新闻》收视率在同类节目中首屈一指,收视率居美国电视业榜首长达21年。每晚约有2000万人观看他的节目。电视新闻主持人“anchor”一词,也从1962年克朗凯特出任《晚间新闻》主播后开始使用。
事实就是这样,他是那个时代“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在1972年的一次民意调查中,克朗凯特超越总统,获评“美国最值得信任的人”。人们即使不信任总统,也要选择相信克朗凯特。从炮火连天的二战,到“肯尼迪总统遇刺”、“宇航员登月”再到抨击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揭穿尼克松政府“水门事件”丑闻和满是谎言和腐败的“越南战争”……他几乎曾报道过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所有的重大事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记者生涯之中,克朗凯特树立了一般记者难以企及的典范。
美国人说:“他是那个不安定年代里最让民众感到安定的声音,是最可信赖的人。”
踏上那条“投递一生”的线路
克朗凯特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约瑟夫市,6岁时便在街头卖报纸,中学时曾在《休斯顿邮报》打过临时工,那时候他的任务是每天在上学时给沿路的邻居送报,那是一条专属于他的报纸投递线路。克朗凯特曾说过:“那也是一份印着自己文章的报纸”。而正是这样的一条投递线路,他在上面走过了自己的一生。1930年,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加入梦寐以求的《休斯顿新闻报》,年仅14岁的他从得州大学辍学,之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被KCMO电台看中,开始在电台解说橄榄球比赛并展露天赋。而KCMO的操守是克朗凯特所不能忍受的,年轻的克朗凯特最终选择离开电台,并于1937年投奔合众通讯社。
合众社是他的归宿。在这里,克朗凯特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且接受了职业记者训练,这让他学会了怎样准确报道、精炼写作、快速发稿。这些都给他的职业生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克朗凯特报名以战地记者的身份,登上了美国德克萨斯州号战舰。他拿着摄像机,来回穿越在炮弹横行的交火线间,时刻在枪林弹雨间找准机会,向电视机前的美国人民发回最真实的现场报道。即便背后是炮火连天的战场,他也仍旧保持着一贯干练的报道风格:真实、精炼、沉稳,很快,他便成为二战最有名气的战地记者之一。当时新闻界的大师爱德华·默罗,一直默默把目光放在这位年轻的战地记者身上:“他能够去任何地方,从事任何报道,即使是需要搭乘一架战斗机去做现场报道。”爱德华曾邀请过克朗凯特加入自己的团队。但克朗凯特拒绝了这位CBS(哥伦比亚公司)传奇人物的邀请,并表示将潜心服务于合众社。直到战争结束后,克朗凯特报道了“纽伦堡审判”并从莫斯科报道了“冷战”的开始,再度受到业界关注。爱德华·默罗再次邀请他加盟全新的电视行业,克朗凯特才最终选择了加入。
1951年,在选择加入CBS的电视业后,克朗凯特首先在华盛顿新成立的WTOP电视台担任首席记者,并同时主持节目《目击现场》在此期间,他的播报才华展露无疑,被称做台里的“万事通”,并报道了赫鲁晓夫访美、原子弹爆炸等重大事件。
在1962年,CBS的另一档节目《你就在那儿》令克朗凯特的名声再次得到了井喷式的张扬。而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节目结尾他那令人熟悉的结束语:“这是怎样的一天啊?这一天和所有的日子一样,充斥着改变和所有照亮我们时代的事,而你就在那。”
作为节目的当家人,他的要求一向严格,甚至于到了苛刻的程度。 “你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信源可靠吗?你核查过几次?”几乎所有与他共事过的记者都被他这样追问过。 “每条消息都应该得到再次证实,最好是三次。”赫福德形容克朗凯特是生逢其时“那真是美国电视新闻业的黄金时代”。所有的这些,在为46岁的克朗凯特迎来事业高峰的同时,也为克朗凯特赢得了巨大的威信
见证时代,目击世界六十年
克朗凯特最满意的报道莫过于1963年11月22日,对于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的报道,当年这场最大的难点便在于,在当时大家都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处理这样一场突发事件。
消息传来时,CBS新闻部没有一个人,那时正值午饭时间。当克朗凯特赶回新闻室时,丹·拉瑟已经在线上了“嗯……嗯……嗯……”半天,陆续赶来的同事们全都心急如焚的等待着最新的消息……
“这是一条突发新闻,我们可能要做连续的报道。”丹·拉瑟转过身说。
“要持续报道多久?”克朗凯特问。
“说不准,可能会持续很久”拉瑟回答。
中午1点40分,克朗凯特戴着眼镜,穿着衬衣,打断正在播出的肥皂剧《世界在转变》,向全美国人民报道了约翰·肯尼迪总统在德克萨斯州遇刺的消息,在这一时段,几乎整个美国电视台都是克朗凯特的画面。他坐在新闻台前,持续不断的更新着这一报道。在这一历史性的画面中,人们能看到有一只手不断的将一篇篇新的报道,或者是照片递到克朗凯特的手中。
报道持续了几个小时,克朗凯特压下一切未经证实的消息,镇定的坐在台前不断宣读着手中接过的材料,更新着实况。他频繁的摘下眼镜,看着钟,似乎在压抑着心中掀起的情感巨浪。直到下午2时38分,克朗凯特悲痛的向世人宣布:“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 之后他沉默片刻,摘下眼镜,轻拭眼角的泪水,望了望墙上的钟……此时此刻,他沉痛的心情和所有美国人民的一样。
1968年,克朗凯特在越南战争中,乘坐美国战机做战况直播。在1分30秒的现场直播中,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美国已陷入越战泥潭,我们在打一场赢不了的战争”并称越南战争充满了“谎言和腐败”。美国时任总统林登·约翰逊在听到克朗凯特的言论后,沮丧而悲伤的对自己助手说:“如果我失去了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美国的中间阶层。毕竟,这不是一位年轻鲁莽的记者,而是一个资深的二战记者,一个无可厚非的爱国主义者。”
整整一年多,约翰逊都在为自己那场“赢不了的战争”而付出代价:失去美国民众的支持。当约翰逊声明不会再参加总统连任竞选并提前终止越南战争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克朗凯特的影响。而当克朗凯特抨击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时,同样也几乎没有人质疑他的真实性。
“下课喽!”然后静待夜幕降临
克朗凯特的声名鹊起也为他赢来了更多的名利。赫福德说:“他身上有一种魔力,普通人喜欢他,有钱人以邀他出场为荣誉。”克朗凯特最拿手的一个游戏,是和朋友扮演不同的角色,他总能逗得他们哈哈大笑,但在公众场合,他却总是慎言慎行,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1980年2月14日,64岁的克朗凯特在节目《晚间新闻》中播报了自己退休的消息。“对于这一刻,我准备了好久,但当它真正来临时,我又有些惆怅”。所有美国的观众无不大吃一惊。《新共和国》杂志评论道:“这就好比把乔治·华盛顿的头像从美元上撕下来一样。”
当时CBS给出的解释是:“所有员工必须在65岁时退休。”但据赫福德透露,公司是为了留住合同到期的新人拉瑟,才做出让拉瑟顶替克朗凯特,接手《晚间新闻》的决定。并且当时的拉瑟,在业界已小有名气,早已成为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
于是CBS找到克朗凯特,表明了意见。“老实说,克朗凯特不太喜欢拉瑟,认为他太过于急功近利。当然,拉瑟也没喜欢过克朗凯特。在他认为,克朗凯特早已过气。这是圈内人都知道的事。”赫福德说。
最终,克朗凯特选择尊重CBS的决定,让出了自己的位置。但作为补偿,台里认命他为董事。克朗凯特认为,这将使他拥有更大的权力为CBS做出决策。他开始着手为CBS打造一系列全新的纪录片。赫福德说:“事实上,克朗凯特从未真正考虑过退出。”然而,令人感到无奈的是,不久后CBS进行大规模人事调动。为了力捧新人拉瑟,避免产生竞争。CBS做出决定:禁止克朗凯特在任何节目中出镜。大受打击的克朗凯特愤然离职,决定永远的离开CBS。
之后的几十年间,新闻界内风起云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这些重大的事件和变化背后,观众再看不到克朗凯特熟悉的身影。
克朗凯特曾在2006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感慨:“在我告诉自己将在65岁时离开CBS的消息时,此后的24个小时里,我便开始后悔,此后我天天后悔。”
“关于这个决定,我想他肯定后悔到死前的最后一天”赫福德回忆到。
“下课喽!老先生将手中的稿纸一丢,开心的大喊到”采访过克朗凯特的杨澜,在她的博客中这样描写他的最后一次播报。
http://www.dxsbao.com/news/739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