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寻访老校友,传承大工红色基因”
寒假社会实践团中期反馈
平凡路上彰显工匠精神
1月13日上午十时,在指导教师窦智老师的带领下,团队一行9人来到陈騑騢教授家中拜访。刚一进门,年近83岁高龄的陈教授便笑容满面地招呼大家坐下。
开始谈话前,窦老师首先代表学院向陈教授问好,并简单汇报了学院近几年来关于学风建设、就业情况、招生情况、校友工作等四个方面的出色成果。陈教授对学院的发展也十分关心,在听的同时更是用笔记录并耐心询问。
随后,陈教授便开始与大家分享他与学院、与学校的故事:
“党的需要让我不忘初心”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光,陈教授十分感慨。对于十九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他而言,党的需要就是国家的需要。
起初陈教授学习的是机械铸造专业,而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促进钢铁产业发展和专业人才补给,接收学校的统一调配,陈教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师从苏联专家,学习第二专业——金属材料热处理。学成归来后,他与同事共同创立金属材料热处理学科,并主编了教材《材料物理性能》(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陈教授曾担任材料学院党支部书记、三束实验室副主任等职务。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时时刻刻严于律己,同时也告诫后辈党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党性修养。陈教授说,正是因为有党的关怀才有他的成长。于他而言,不变的是初心,而这份初心便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贞与敬爱。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发展。”
陈教授在谈话中,多次提到大工的发展与成就。他说,大工作为党中央亲手创办的大学之一,一直在为国家输送优质人才。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也颇有建树,不断开拓创新。首批德育教授在大工,德育课教材也在大工。陈教授每每说到这,都会由衷地表达心中的骄傲与喜悦。
陈教授说:“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和奉献,而我们个人的成就说到底都是因为有学校的支持。五几年国家首次从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全国只有清华和大工,这源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信任。”陈教授就是这样不忘学校对他的培养,倾注一生,心系大工,感恩母校。
“青年人要敢于做平凡的工作,敢于吃苦。”
年轻时的陈教授十分热爱学习。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经济条件不充裕,因此陈教授从小便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从高中开始,他便是出类拔萃;到了大学以后,他更是两次获三好学生称号;执教期间,他兢兢业业致力于材料学科。
据陈教授回忆,当年材料学院师生90余人,其中教师40余人。1978年已经年过四十的陈教授,当时初为讲师,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停滞不前,而是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用教授自己的话讲,当时的老师都是重担双肩挑,完全不在乎名利。最后陈教授表达了对后一辈人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如今这一代的大工材料人要更加努力,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承担平凡的工作,为材料学科做出贡献。
“好丈夫,好父亲,才是好男人”
与陈教授的谈话过后,陈教授的老伴儿主动与队员们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奶奶说,陈教授就是个“书呆子”,生活上总是“小里小气”。其实,陈教授一生都在节俭朴素,不浪费一滴水、一口粮。生活中,因为陈教授性格好,所以两人从不吵架。陈教授在科研成就上获得的奖金,也都用来帮助后辈们。在奶奶看来,陈教授是她心目中最好的丈夫,最好的父亲,更是最好的男人。
后记
陈教授退休后,仍坚持每月去图书馆看书,每两周参加学校的理论学习,每月还有一次组织生活会。此外,陈教授还多次向校报投稿并发表多篇诗词。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陈教授是青年人心中的榜样。平凡工作,不凡成就,陈教授是青年人学习的楷模。
http://www.dxsbao.com/news/761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