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寻访阅读遗存——燕子楼

作者:张凯淇 高瑞齐

2018年3月4日,理论学习部“寻访阅读遗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徐州分队的六名成员一同参观了位于徐州市云龙公园知春岛的燕子楼,感触颇深。

燕子楼,因其飞檐挑脚形如飞燕而得名。燕子楼水浮绿州,洲耸琼楼,四面临水,与北宋诗人陈荐《燕子楼》诗中“侍儿犹住水边楼”诗句所描述的佳境一致。登楼瞩目,近水远山,花木扶疏,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

燕子楼自唐朝建成后,遭屡废屡建,楼址也曾数次更改。在抗日战争时期,燕子楼被夷为平地,1985年方得以在此地重建。队员们不禁发出疑问,燕子楼缘何能在千年的历史中“顽强生存”?

经过查证与探讨,小队队员认为燕子楼能一次又一次重建是得益于它的文化底蕴,得益于古时文人墨客在燕子楼写下的诗词佳句。斯人斯楼已逝,文化情怀尚存!而正是这种文化情怀的存在,燕子楼才能一次又一次后人忆起,一次又一次,涅槃重生!

在观察燕子楼旁的石碑后,我们了解到了它的前世今生。燕子楼原为唐朝贞元年间,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为其爱妾关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楼。二人常在楼中饮酒赋诗,弹琴奏乐,留一方佳话。而在张将军逝世后,关盼盼独守燕子楼,矢志不嫁。张仲素曾以关盼盼口吻作诗《燕子楼三首》: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后来,张仲素在拜访白居易时,向其咏诵《燕子楼三首》。白居易读诗,当即依题和诗三首,诗云: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残灯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中人一人长。 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二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墓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自此,随着《燕子楼三首》的流传,燕子楼被天下人所熟知。在苏轼被贬徐州时,曾夜宿燕子楼,梦关盼盼,作《永遇乐》一词,其中“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一句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遂成为千古名句。

通过翻阅《全宋词》,我们发现苏轼为“燕子楼”典故在宋词中的使用树立了典范,后来秦观、周邦彦、辛弃疾等著名词人都曾在自己的诗词中用过“燕子楼”这一典故。

而抗元名将文天祥当年被俘,北上途径徐州,亦曾凭吊燕子楼,题诗“因何张家妾,名与山川存。自古皆有死,忠义常不没。“借此来表达自己的赤胆忠心。

随着历史的变迁,燕子楼的故事就这样不断地被文人墨客用文字记叙着、传诵着。可以说,燕子楼孕育了无数的诗词佳句,而诗词佳句又成就了燕子楼。

参观燕子楼时,大家仿佛觉得自己身临其境,亲眼见证了燕子楼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了文人墨客在此地的情怀这大概就是寻访阅读遗存的魅力所在吧。让你置身其中,让你亲身经历那个时代,从时代中感悟文化内涵。

最后,大家分别对参观燕子楼抒发感想,畅所欲言,总结出燕子楼在世人心中”千年不倒“的原因。正是因为文人墨客的诗词记载并在民间广为传诵,燕子楼才能被世人所铭记,燕子楼的故事才会令世人所动容。与其说燕子楼创造了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不如说那些诗句创造了燕子楼,是诗句,是文化让燕子楼永生!燕子楼.jpg

http://www.dxsbao.com/news/769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协助开展期中家长会

(通讯员吴钰肖艳萍吴茜)为促进家校协同育人,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4月25日下午,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协助长雅中学初二年级组开展期中家长会。此次家长会……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协助开展集体阅卷工作

(通讯员肖艳萍曾希吴茜)4月22日上午,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综合楼三楼会议室进行初二年级组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阅卷工作。长雅中学政治教研组组长吴珂,初一道法学科教师汪希言以及全……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校内见面会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通讯员吴钰肖艳萍)3月17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长雅中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组织开展实习见面会。此次会议由长雅中学党政……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通讯员黄思芸肖艳萍)为进一步部署落实实习队教学工作,3月20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行政楼教师阅览室开展第一次集体教…… 关爱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非遗手工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七届“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长郡蓝田中学青烟校区开展…… 肖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调研访谈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乡村社区产业结构与发展现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代表实地相继走访了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石马山街道井泉社区、青…… 肖艳萍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主要是以提高未成年儿童生理心理健康素养,助力社区教育和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核心,围绕留…… 肖艳萍 陈哲航 陈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在田野间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为响应党的教育扶贫号召,深入基层体验支教生活,2024年7月8日,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十七届“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赴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长郡蓝田中…… 肖艳萍 陈哲航 邹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共谱时代新章——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由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与澄园书院学生党建工作中心联合主办的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系列宣讲活动圆满收…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 ——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

“青艾揉春韵,信息传古今”——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弘扬传统文化活动圆满举办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为增强大家对…

学雷锋践粮行 承俭德谱新风——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协&大数据学院青

“学雷锋践粮行承俭德谱新风”——大通信青协&大数据青协守护国家粮食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幕习近平主席指出:“雷锋…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

真相与谎言:电诈迷局——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飞鹰反诈宣传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沉浸式反诈剧本杀圆满举办为提升大学生防范电信诈…

春韵传情,书香载梦

为积极响应“十四五”规划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号召,湖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策划开展图书漂流系列活动…

最新发布

瑞安博物馆参观活动
瑞安博物馆参观活动 2月26日,我们在瑞安博物馆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观活动。瑞安博物馆展品种类丰富,展陈技术先进,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展示、保护研究、宣传教育、休憩于一体的地方 …
漫漫求学路,深深爱国情——星火· 忆伯川南京站社会实践团南京三天行圆满收
为了让更多的大工尤其伯川学子了解大工的创始人屈伯川先生,传承大工红色基因,二月二十七日至三月一日,由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十三名学子组成的星火·忆伯川南京站实践团动身前往屈伯川当年求学之地——南京, …
2018年寒假社会实践 聚焦十九大
为聚焦十九大,为民众普及十九大热点,引导广大群众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精髓和核心要义,推动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2 26至2 28日,我们“不忘初心”寒假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成都市温江公园开展以“聚 …
理论学习部观徐州阅读遗址有感 缅怀苏公
古彭州官何其多,千古怀念唯苏公!是因其胼手胝足,亦是因其诗华不朽。——题记 今日徐州综合风景名胜的魅力,不仅在于自然环境的优美,更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细细阅读品味。宋代文豪苏 …
元宵佳节访老人,情满幸福院
探寻彭城古迹,寻访阅读遗存
2018年3月1日早晨9点,中国矿业大学理论学习部第三分队的成员来到了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古彭城——徐州进行“阅读遗存”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成员共6人,于3月1日上午前往文化氛围浓厚的云龙书院参观学习,对该遗址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开展送政策回母校活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生开展送政策回母校活动  2018年寒假期间,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电力学院学生资助宣传大使积极开展送政策回母校活动,回到家乡的高中母校“现身说法”,通过开展公开宣讲会的方式,向家庭经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在十九大的春风下秉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理念调查我国民生建设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小分队在习大大的思想指导下,深感此次的责任重大。…
大连理工大学赴大连市与上海市十九大精神宣传调研寒假社会实践
  我们实践团队在期末考试周结束之后,迅速召开小组会议,确定第一步实践形式与地点。  会议上,我们确定了初步实践地点——大连市凌海小区。考虑到实践地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相应的实践主题——民生问题 …
发糕制作里的匠心
2月28日,我走访了龙游某发糕作坊,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游发糕的制作技艺及其发展现况。 龙游发糕可上溯至明代。发糕原料选材精细,工序复杂,口感细腻,是龙游的一枚饮食文化符号。秉承着传承传统文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