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信息泄露危机
隐私泄露的“狂欢”
据媒体报道,为增强用户粘性,2007年Facebook平台上线,第三方应用的开发者可通过平台的技术工具和接口,将开发的平台应用(如游戏等)在Facebook上运营,用户可在线进行互动。用户在使用平台应用时,会使用个人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Facebook上的原有信息(如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朋友列表等),有的是使用应用时产生的信息,因此Facebook需要与平台应用共享用户信息。当时Facbook并未对平台数据的交互进行严格的管理,而此次事件的关键人物AleksandrKoran及其背后的政治咨询机构利用了当时Facebook的平台数据交互的漏洞,导致Facebook上5000万用户的数据泄露。
无独有偶,2018年3月15日,《纽约时报》和《卫报》报道称,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英国数据公司利用从Facebook开放接口中获取的5000万份用户数据,在2016年帮助特朗普在总统竞选中胜出。过去一年的时间里,Facebook不断面对关于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该平台策略的质疑,而Facebook一直试图扭转媒体关注的焦点。去年媒体曝出的俄罗斯在Facebook平台上购买美国大选相关广告的事件就是如此。根据Facebook的公开声明,最初只有1000万人看到了这些广告,但最终这个数字达到了1.26亿。在整个事件过程中,FacebookCEO及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一直保持沉默。虽然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但如果持续暴露出有伤用户体验的新闻,一定会对其用户数量造成负面影响。而更现实的是,许多人已经开始减少使用Facebook。去年第四季度,北美地区每天使用Facebook的用户数首次出现了同比下降。
这些事件一经披露,立刻引起了群众的高度关注和讨论,人民深刻地厌恶自己个人信息收到泄露,对facebook表示了非常大的不满。尽管Facebook表示自己并不知情,但调查显示Facebook是“明知”或者至少是“应知”状态。最终因为数据泄露事件,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不得不坐上听证席面对来自美国政府的审问。 Facebook的股价也在一夜之间下跌了7%,虽然扎克伯格用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公关暂时化解险情,但是公众对Facebook的追责以及数据泄露的激烈讨论并没有结束,负面事件也导致近一个月Facebook在AppStore上差评无数。
此外,扎克伯格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对投资者表示,该季度用户花在Facebook平台上的时间减少了5%。他们称,这是由于Facebook进行了一些技术调整,控制低质量内容,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现在已经有17%的人从手机上卸载了FacebookApp,11%的用户在所有设备上都卸载了Facebook的应用程序,而9%的用户删除了自己的Facebook账户。根据统计数据,Facebook在美国的用户数量达到了2.14亿,这意味着几周时间内,1920万用户删除了自己的账号。这将会对Facebook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Facebook的商业模式就是依赖于用户规模的,用户规模越大,他们的广告收入才能越高。所以等到Facebook发布这季度财报的时候,他们的营收情况应该会非常惨淡。
除此之外,一些用户和组织开始呼吁人们注销自己的Facebook,包括特斯拉CEO马斯克、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沃兹尼亚克等科技圈名人都加入到了这场活动中,他们不仅删除了自己的Facebook账户,还无情地讥讽了Facebook对用户的隐私保护措施
隐私泄露的背后
隐私为什么会泄露呢?主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公众,二是商家,三是监管部门。当商家举行扫微信二维码送小礼品等活动时,公众会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宜扫描二维码,其时这就有一种隐私泄露的危险,商家会获得,用户的,姓名地点同时,在我们购买某个东西时,看到提醒是否允许设备访问你的照片和通讯录等,大多数人选择同意。我们殊不知通过这种途径,我们的隐私也被泄露了出去。
但是一个比较令人感到恐惧的是大家逐渐意识到其实大家对于数据泄露已经习以为常了!想想好像也确实是这样的,现在三天两头都会出个某网站的数据泄露,大家早就习惯了,除非是真的很大型的网站,不然确实已经没有以前那种感觉了,最多就是默默的下载数据,这几年来,大家的社工库应该是越来越大了!公众尤其是在中国,人民缺少对隐私保护的最基本的权利感。
二是各类网站和不法商家不尊重用户的基本权益,贩卖用户信息。被泄露的用户信息据称都是通过软件在系统中下载的,目前在售的信息除了美团外卖,百度外卖和饿了么的客户资料都有被出售。当然,不仅有平台内部人员参与“信息贩卖”,也有部分外卖小哥也在配送过程中记录用户信息,从而进行售卖。最近新京报记者卧底“电话销售群”,发现平常我们点外卖后的个人信息正在被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而且据说某个卖家手上拥有来自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用户数据,而且每天都会更新。而想要获得这些信息的价格极其低廉,10000条售价800元,5000条起售,“平均每条不到一毛钱。 三是监管能力非常弱,尤其是在中国,没有相对独立的机构来对隐私泄露进行监管和控制。
用户个人的信息被大量泄露,网站保存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被大量进行贩卖,针对这种糟糕的状况,有人提出了数字遗忘权的概念,希望能对这种情况有一定的改善。“数字遗忘权”也称为“被遗忘权”,其前身为“遗忘权”,原意是指对生活中不再重现的过事件(如某个被指控为罪犯的人最后被证无罪)保持沉默的权利,常用于刑法中,目的是想通过赋予那些有过犯罪(特别是轻微的犯罪或青少年犯罪)记录的人此种权利,使其保留在官方的犯罪记录永远都不会公开,从而使其得到重新做人、回归社会的机会。
数字遗忘权提出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解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个人信息保护失控的问题,从而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因为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传统的隐私或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无法应对,如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使个人信息保护的首要原则即信息收集需征得本人同意的原则形同虚设,因为网络服务商通常会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在未经信息主体许可甚至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信息主体的个人信息。例如:微软公司在其操作系统内留有后门,该公司可以通过网络取得用户终端设备中的个人信息。英特尔公司研发的处理器芯片中也设置了识别用户身份的序列码,该公司可以通过序列码获取用户终端设备内储存的个人信息。因此,唯有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数字遗忘权,赋予信息主体可以要求网络服务商删除关涉自己个人信息的权利,并与个人信息保护的首要原则相配套,才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当然,数字遗忘权的提出还可以增加网络用户对在线服务的信任度,促进信息的自由流通和信息经济的发展。
大数据的发展之道
5000万用户数据仅仅是通过一款在Facebook上线的app而收集到的,也就是说,仅仅因为使用了一款app,用户个人信息就被收集、分析,并成为特定政治广告的投放对象,被精准营销,可谓细思恐极。facebook,用户采集数据,正在迅速的增长,他们从用户的学校喜好和交友关系中获得数据,现在facebook,公司可以访问数据点,基于你的移动设备,能够掌握你曾经点击过的广告,你参加过的世界,而你现在所,所在的位置,其实相信关注用户数据获取和个人信息安全的读者,对这一场景并不陌生。在你试图安装任何国内app或其他平台内置应用/小程序时,这个app都会弹出对话框,要求你同意app获取你的通讯录或者其他信息。我们用户的隐私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数字化的时代,我不能因噎废食,抛弃大数据时代带给我们的方便性,以高德地图为例,我们在某一地点时,它可以根据周围的吃喝玩乐来向我们推荐商品和游玩地区。大数据使我们与这个世界的相容性增强,方便我们做许多事情。大数据正在成为未来媒体的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内容本身,它能帮助用户实现私有利于个性化的教学支持。“通过数据分析、积累、挖掘,有利于教学和学习个性化、精准化。另外,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人定制,也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随时诊断反馈,给学生提供符合其个性的教学辅导材料。” 在信息时代带给了我们无穷的便利后,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尽可能减少自己的隐私泄露是有必要的,对于没必要的一些在线功能等,千万别填写真实资料啥的;而对于厂商来说,多一份对安全的重视,多一份对用户的负责;对于搞安全的人们来说,我觉得不要夸大、也不要恶意宣传,实事求是的将每个漏洞、事件解释清楚,提供解决方案才是正道!
http://www.dxsbao.com/news/814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