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小猪佩奇》在英国首播,至今已害天真呆萌的小猪在我国国内也收获了大批粉丝。
然而随着抖音短视频的走红,许多带有小猪佩奇标签的视频陆续出现,渐渐地,这个原本表达亲情、友爱的动画形象,被部分网友添加纹身、混社会等恶搞元素,摇身一变成了所谓的“社会人”的标志。
人民日报评论称“不少中小学生以此标新立异,一些人以穿戴小猪佩奇的服饰、手表等互相攀比,更有甚者,少数不法商家假冒仿制相关产品,攫取利益,这些不利于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因素,需要警惕。”
《广电时评》执行主编何天平介绍,动画片本身保持着“不用难字、没有长句、不含偏见”的优点,这场“风波”的焦点并不在小猪佩奇的内容上。“作为动画片本身的《小猪佩奇》并不存在内容层面的问题。”何天平介绍,“它甚至比我们熟悉的喜羊羊、熊出没等作品具有更成熟的一个品相。它作为英国近两年产生了不错社会反响的学前儿童动画品牌,传递的价值观、家庭观和情感观都是正向积极的。”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电视荧幕上首次和大批中国观众见面以来,小猪佩奇在“社会人亚文化圈”中颇受中国年轻人的欢迎。然而各种“二次创作”却让小猪佩奇变成了“社会人”,背离了其作为动画片应该具有的对启蒙教育的正确引导。
要知道,小猪佩奇纹身不可怕,使其变成“社会人”的标识才是真正的可怕。
http://www.dxsbao.com/news/844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