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了电影《弹钢琴的盲童》,结合本学期所学的课程,说说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
电影主人公刘浩是一个早产儿,由于在保温箱中吸氧过度完成双眼视神经坏死,导致全盲。视力的残疾的刘浩主要通过耳朵来了解周围世界,经过长期锻炼和频繁使用听力,使他能区别周围许多不同声响,如:他在家中听到小鸟的叫声和猫的嘶喊声,能觉察小鸟猫想伤害小鸟。赶忙去屋外驱赶坏猫,并通过猫的脚步声辨别猫的方位追赶坏猫。
在刘浩3岁的时候接触到玩具琴,他通过听觉与触觉感知熟悉每一个琴键的不同发音,后来偶然听到屋外传来的琴声,在“无师自通”的情况下弹出了第一段曲子,后来被妈妈发现刘浩的潜能,了解孩子的兴趣,并坚定信念让刘浩学习音乐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就这样一步一步走来,虽然经历了许多困难,但妈妈一直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念加上刘浩自身的天赋与努力成就了今天会弹钢琴的盲童。
从电影中可以看到刘浩获取外界的信息主要依靠听觉与触觉,盲童的听觉记忆比较发达,并且具有较强的独立意向,他们认准一个目标再难也会坚持到底。总之,将电影中的故事与实际相结合我们可以知道,视力残疾儿童虽因视力障碍影响他们的行动、社交、日常生活等,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丝毫不逊色,在记忆力,听音辨位等方面的能力甚至优于常人。
从早期干预与教育的角度,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是0—6岁。电影中刘浩开始接触音乐是3岁的时候,在他发展的关键期中给予适宜的刺激,发展他的兴趣,发掘他的潜能,对他未来的发展起事半功倍的作用。除此方面,早期教育中的家庭教育十分重要,正确的教养态度影响孩子一生。电影中刘浩的父母,正视刘浩的缺陷,并且积极支持刘浩对音乐的选择,特别是刘浩的妈妈带着刘浩求学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许多挫败,但她并不气馁,带着刘浩从玩具琴到电子琴再到如今会弹钢琴的盲童,不禁让人佩服。
好的千里马还需要伯乐,电影中刘浩在坚持和努力下遇到了第一个伯乐——刘校长。刘校长所说的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中国大概有6千万残疾人,作为13亿人中的一员,能帮上一个就是幸运”。这样说我们将是幸运星也希望自己能在特教这条路走得更宽更远!
http://www.dxsbao.com/news/846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