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娃娃,来这里是做什么的?”一位老人笑着说道。德州乐陵冢上村后的玉米地里,热闹非凡,原来是一群穿着蓝色队服的大学生与一位老人在进行交流。他们是青岛农业大学“绿之益”实践团,来到此地,开展为期三天的农药使用情况及农药废弃物回收情况调研活动。7月10日,团队走进田间,“下地”调研。
进入玉米地,队员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袋子开始一天的任务。天气阴沉闷热,不一会儿,队员们就满头大汗。一位在边上劳作的老人对着队员笑着说道:“你们这些娃娃,在这里干嘛的?”在听完团队来此缘由后,老人神情严肃起来,“田地里,这种农药罐、农药瓶遍地都是,都是用完了就扔,想个办法,让农民听话,自己去扔。”与老人交流中,团队了解到,村地里的的农药包装主要分为农药塑料瓶袋、玻璃瓶、铝箔袋三种,但由于农村环保意识弱,宣传和引导不及时,大多数农民在使用农药后随意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丢弃在田野上、道路边等地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老人的帮助下,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农民使用农药情况,还收集到了当地农户的意见与建议。“老人很有趣,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了知识,也收获了友谊,单纯美好。”队员史俊莲说道。欢声笑语中,团队已收集了满满两袋子废弃包装,并对其进行详细归类,团队总结这些废弃包装的特点,对村庄农户使用农药具体情况及废弃包装用后的处理方式做出了详细分析,队长程雪晴总结道:“这些废弃包装各种各样,上面几乎都没有标注二维码。有些包装上甚至连生产厂家都没有,但是数量很多。田地旁边也没有垃圾桶之类的回收地方。”
据团队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前往农业局,将具体问题具体反应,为农业绿色发展献计献策。
http://www.dxsbao.com/news/905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