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育,文化传承
——文化教育下乡团始终在路上
“中华软笔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她是似无言的诗,无行的舞;她是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为传承书法艺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7月11日,山东师范大学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队来到临沂市兰陵县车辋镇唐庄村,给这里的孩子带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软笔书法教学。
团队抵达唐庄村后,将提早准备好的毛毡、毛笔、墨盒以及书法练习纸等物资一一分发给孩子们。上课时间还没到,孩子们就已经迫不及待,整整齐齐地坐在为自己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前,一个个探着小脑袋等待着。首先,由队长周泽华、队员任亚雷分别为孩子们讲解练习书法的要点,从坐姿到拿笔的姿势,从一横一捺的细节到整体点的架构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接着队员们对孩子们进行了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力求教学内容能被在场的每一个孩子都掌握。孩子们用心极了,团队成员都惊叹于孩子们的认真与耐心,队长周泽华不禁感叹:“比我学习书法的时候坐的还要笔直。”
孩子们早早地完成了老师们布置的练习任务,纷纷举起小手:“老师,我写好啦,可以帮我纠正一下吗?”其中有一个细节带给队员们颇深的感触。一个男孩欣喜地和队员们分享自己今天书法学习的收获,在练习纸上一笔一划认真地写着自己的名字――张胜文(化名),但是笔画顺序却出现了明显的错误。队员们心下一酸,更清楚了当地的基础教育水平现状,明晰文化下乡任重而道远。团队成员耐心地教这位小朋友正确的写法,下定决心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带着更厚重的责任感与情谊,尽可能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孩子们。
软笔书法教学持续了3个多小时,接下来的几天里,文化教育下乡服务团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书法知识。无论是在接下来的几天,还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团队都将极尽全力把优秀文化带给唐庄村。因为懂得,所以坚守,文化传承、爱心传递,文化下乡服务团始终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news/92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基于河海大学“江河联袂•百十承志”实践团的寒假社会实践调研,以“微观叙事:水利工程中的‘小人物大历史’”为主题,聚焦南水北调工程中基层水利工作……
“江河联袂·百十 河海大学查看全文 >>
2024年是“小田并大田”从试点探索转向全面推行的第二年。维持承包关系长久稳定与合理组织异质性农户达成一致性集体行动的要求使改革之路面临诸多困难。为了深入研究“小田并大田”的实际……
田梦支教团 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改革浪潮涌亭湖,小田变大田绘新图。2024年8月7日,河海大学“小田变大田”乡村寻访调研团深入探访,通过访谈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农林局局长陈栋林,双方共话乡村振兴路上的“小田并大田”……
田梦支教团 河海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26日,河海大学田梦支教团于黔东南黎平县尚重镇岑埂村成功举办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闭幕仪式,标志着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完美收官。闭幕仪式上,支教团同岑埂村村委会携手举行了“河……
田梦支教团 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7日,河海大学“黔行红色·民族薪传”社会实践调研团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南泉山半山腰的南泉山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那些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英勇献身……
田梦支教团 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7月26日,河海大学“黔行红色·民族薪传”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黎平县,深入探访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黎平会议会址,亲身触摸历史脉搏,探寻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上午,调研团一行人怀着崇敬……
田梦支教团 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8月2日,河海大学“黔行红色·民族薪传”社会实践调研团深入黔东南州岑梗村,与村支书、村干部以及当地村民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访谈,旨在从多角度采集红军时期的历史记忆,挖掘红色文化与民……
田梦支教团 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查看全文 >>
文化为民族之魂,而文化认同则是民族团结之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追本溯源、承续精髓,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在塑造文化认同的过程中筑牢情感基础……
田梦支教团 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