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七七事变后,川军主动请缨抗战,9月5日在少城公园(现人民公园)召开了“四川各界民众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并从这里整装出发开赴前线。在抗日战争期间曾经有300多万川人奔赴了抗日前线,平均每十五个四川(包括重庆)人就有一人走上抗日战场,全国抗日军队中平均每五人就有一名川人。在抗日战争中各路川军转战全国各主要战场,均以极差的装备、惨重的伤亡重创日军,抗日川军以感天动地的壮烈牺牲,以“无川不成军”的主力和担当,威震了华夏。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为纪念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死难的同胞。纪念碑历经百年沧桑,仍巍然屹立,作为纪念四川保路运动的重要实物资料,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四川近现代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