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微光寻迹实践团成员参观梅渚村。梅渚村通过“国企+村”的模式与新昌县旅游集团共同成立了古村旅游有限公司,为村、居民共富提供了更好的渠道。同时梅渚村注重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把文化融入生活之中,在传承中保护文化,创造文化。所以我们相信,传统文化将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图为梅渚村内黄氏大宗祠牌匾。我们了解到梅渚村的村民相传是黄渡的后裔,也有说是黄庭坚的后裔,黄氏家训是比较有名的。黄氏家祠馆中主要是“崇文”和“清白”两个家风,大家都比较认可。
图为刘志波先生为实践团成员讲述自己与泥塑的故事。刘志波在回忆自己的学习历程时说:“我像大多数人一样,起初是为了学一门技术让自己吃饱饭,才拜师学艺学习了泥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沉浸在泥水之间,领悟着这门技艺的精髓。这份初心的坚持,使他走上了泥塑之路。
图为刘志波先生的泥人作品及原创作品“新昌妞”。日常生活中,刘志波主要制作一些传统的泥塑作品,如人物、动物等。新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又是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有很多故事可以讲,我们可以利用泥塑作品来讲述新昌故事。”刘志波告诉实践团成员。比如,新昌有不少有名的农特产品,刘志波和妻子便创作了一套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新昌妞”作品,每个人物对应一种新昌特产。为了宣传新唐诗之路,新昌推出了诗路IP形象“李梦白”,刘志波刚好以此创作了泥塑“小梦白”。白领们喜欢多肉植物,但在办公室总是养不好,刘志波便开发了能以假乱真的泥塑多肉…… 他引以为豪的说:“我想通过这种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新昌的文化。”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梅渚村赵主任。我们了解到古村“从2018年城镇改造开始,本来这个村子就是很普通的村,很多房子都破败了要倒下来了,到后面乡村振兴乡村建设,我们一步步把这些房屋修缮起来,比如我们的非遗博物馆等等,把一个个点串成一条线,逐渐形成‘三街八园八馆八坊’景观带,就能把文化保存下来,梅渚村平时通过一些非遗宣传活动,还有每逢过年搞一些特色活动,村晚呀,音乐喷泉,美食节等等,把我们的文化展现出来,从而吸引游客,有时候忙起来,村民在家门口,卖矿泉水都可以赚很多钱。”赵主任说。
图为实践团队采访成员与刘志波先生的合影。除了线下成立工作室,刘志波和团队还通过社交媒体等线上渠道宣传他们的产品。他们上传照片、分享制作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泥塑这一非遗艺术。在泥塑工作室的发展过程中,刘志波和团队遇到过许多困难。他说:“技术、市场、人才……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挑战。”然而,他们始终在努力克服这些困难,为泥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