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击鼓传画小活动中,小朋友上台作画。“击鼓传画”是一种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活动,特别适合在小学或儿童群体中开展。这个活动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传递画作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需要在前一个人的基础上进行添加或修改,这就要求他们迅速思考并发挥想象,创造出独特的内容。
图为折纸课志愿者教小朋友们折纸蝴蝶。
图为舞蹈课志愿者舞蹈教学。小学生舞蹈课是一门充满活力和乐趣的课程,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各种舞蹈动作的训练,如伸展、跳跃、旋转等,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在跟随音乐跳舞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更敏锐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图为同学们观看国家地理纪录片。给小学生观看国家地理纪录片能够拓展他们的视野。国家地理纪录片涵盖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等丰富内容。孩子们可以借此领略到非洲大草原的壮阔、南极冰川的雄伟、亚马逊雨林的神秘,从而打破地域限制,了解到地球的多元与奇妙。
图为书法课小朋友认真写书法。
图为体育课上志愿者和同学们一起玩小游戏。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手艺,了解和保护非遗文化,2024年7月15日,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济宁市大庄绢花文化园,有幸拜……
“溯历史之源,寻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0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实践队,赴曲阜隆盛大观艺术馆开展了为期一天的楷木木雕艺术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和学习楷木木雕艺术,探……
“溯历史之源,寻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参观希晓古今教育博物馆,感受教育的发展,体会科举之路的艰辛与辉煌。曲阜希……
“溯历史之源,寻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实践队来到了绢花传承人张祥冬的家里,旨在了解绢花艺术的发展历史,感受绢花的魅力,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个充满活……
“溯历史之源,寻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7月13日,为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阮家村社区,向社区儿童宣讲了济……
“溯历史之源,寻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非遗注入青春力量,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团队寻访曲阜市阮家村社区,与社区居民共同感受非遗文化……
“溯历史之源,寻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曲阜楷木雕刻又称“楷雕”,是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瑰宝。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楷木雕刻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为了提高人们对非物质文化……
“溯历史之源,寻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中国教育历史的发展脉络,增强人们对教育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2024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曲阜市常乐中街……
“溯历史之源,寻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