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洛师学子走访中国十大名村——大寨村

来源:大学生网报 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杨倩倩 薛天娇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为追寻红色记忆,探索大寨精神,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昔阳县大寨村开展调研活动。

毛主席“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的大寨村是一个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的小山村。据村里的村民介绍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寨村是“人穷”、“地穷”、“村子穷”,村子里的生产条件简陋,粮食产量极低。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大寨人没有放弃,在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同志的带领下,他组织广大群众,走集体化的道路,首先向群山恶水展开宣战。制定出十年造地规划,他们就凭着一双手、两个肩膀、一把镢头、两个箩筐不分昼夜的苦干,河沟造良田,山坡造梯田,花去了十年的工夫,改造了大寨的七沟八梁一面坡,修成了亩产千斤的高产、稳产海绵田。不仅解决了大寨人的温饱问题,而且每年上交国家20多万斤余粮。因此,在1964年,毛泽东主席向全国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之后陆陆续续的有许多国家领导人来到大寨村参观,学习,并肯定了大寨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改革开放助力大寨新发展

90年代是大寨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的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起了大寨人的志,壮起了大寨人的胆。当时郭凤莲兼任大寨党支部书记,讲话精神传来,使原本沉寂的大寨人心振奋,她说“过去是‘全国学大寨’,现在要‘大寨学全国’”。使大寨人深刻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此后,大寨开始兴办工厂,创立自己的品牌,多元化发展经济,从而大寨各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实践团成员们采访到大寨制衣工厂里的员工时,他们显得异常兴奋,高兴的说“因为党的政策好,改革开放让我们大寨村又焕发了新的生机,我们的生活也越过越好”!

新时代下的 “大寨精神”

习近平主席曾说:“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大寨人所取得的一项项成就都生动地诠释着大寨的精神,自力更生不是固步自封,战天斗地、艰苦奋斗也不是违背自然规律,他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实,解放思想,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无论在昨天还是今天都一次又一次的谱写着一首社会主义的奋斗壮歌。

通过本次的实践调研活动,成员们不仅了解了大寨村,更深刻领会了与时俱进的大寨精神。结合当今时代来讲,这些精神正是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所缺少的伟大精神,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秉承大寨精神,发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精神投身于社会建设当中,做一名有思想,有想法的新时代大学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00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助理河长制,助力河长青
  2018年7月7日至7月16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争做河小青,助力河长青”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郑州市各河流区域,对话河长制,以河小青的身份协助河长进行水资源保护、河库治理等工作。在这个过 …
追寻红军之路,学习筑梦之旅
7月16日,土木与交通学院“郑州红色教育基地”服务宣讲团的队员们带着一颗敬仰的心参观郑州市博物馆,一步一步探索红色历史的光辉道路,纪念革命先辈坚毅品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新时代贡献新青年的力量!…
学习贯彻十九大 工匠精神助成才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赴汝州市陵头镇朱沟村助力扶贫服务团街头采访理发匠人在汝州市陵头镇朱沟村的村口,平坦的道路两旁摆着小摊,形形色色的摊位汇聚在这里,有卖鞋子的,卖衣服的,卖水果、小吃、生活用 …
大学生暑期支教,向往的三下乡生活
(通讯员 胡奉佳 龚瑶)六点钟的闹钟响起,我与冯冯两个人果断离开了恋恋不舍粘着我们的床,依然走向了厨房,用美食唤醒队员们美好的早晨!也是这样的时候对于连面都不会煮的自己感到难过,看着大家熟练地切菜 …
防艾不妨爱 ,青春不“毒”行
当前,禁毒防艾形势十分严峻复杂,毒品、艾滋病相互交织,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两大“毒瘤”。青少年是祖国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家应该警醒起来,为禁毒防艾工作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近七里河,对话河长制
  2018年7月15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争做河小青,助力河长制”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七里河。郑州七里河是郑州市区东部的一条自然河流,河长47 23千米,流域面积741平方千米,在市区以东由东南向东北穿过陇海铁路后 …
踏入瓷都寻历史 走出世界扬文化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弘扬陶瓷文化景德镇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江西省景德镇实践…
教科院三下乡之初见学生
(通讯员 胡奉佳 龚瑶)早晨六点半:大家动作快点,已经有小朋友过来啦!孩子们早早地到了学校。一共近150名孩子的到来,让我们的疲惫一扫而光。许是第一天还没有形成一个既定的模式,我们有一点点忙乱。怎么早 …
山东理工大学“心之航”社会实践团队出征仪式举行
  (本站讯)为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更多学子深入基层、服务社会。7月16日,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心之航”暑期社会实践团出征仪式在该校连心湖广场 …
走进太阳村,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活动
江西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太阳村,“情暖七彩假期”的活动已经开展至第五天。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让红色精神永世不忘,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