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风古韵咏山塘,兰芽曲苑唱昆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科协“梨园觅曲”小分队来到了来到了苏州姑苏区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山塘街。
于山塘风景区内,处通贵桥下塘,在山塘风景区北入口处。北临山塘河,与松鹤楼隔水相望。西边是广济路新民桥,站在新民桥上,向着日出的方向,即可看到“昆曲茶楼”字样的黄色旗帜,此处便是山塘昆曲馆了。
馆内布局以还原明清风格的家班全貌,可容纳观众百余人,一楼大厅有仿古戏台一座,二楼有VIP包厢。一排排桌椅临戏台而列,为的是让观众可以近距离的品味昆曲中所蕴含的独特味道。与大剧院不同,这种小剧场能使演员的各个细节呈现在观众眼中,更加考验演员的功底。
有幸,在参观期间,我们得到了馆长的接待。馆长是一位戏曲爱好者,初见其如君子般温文尔雅。与之交谈,便发现,其有着独立的人格、高洁的灵魂、崇高的追求。就像是沙漠中的拓荒者,探寻着昆曲这片绿洲中的生命之源。正如黄山谷《茶词》所言:“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我想,这种为自己而活,大胆追求自己一生所爱之人,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尊敬吧。
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地区,自明朝起,昆曲便开始风靡全国,那时的人们,无论是王公贵族,文人雅士,还是寻常百姓,莫不喜爱昆曲,人们在《牡丹亭》的曲调中探寻爱情的美丽,在《长生殿》的唱词中体会现实的残酷,在《桃花扇》的温柔中抒发悲欢离合的辛酸。
昆曲唱腔的缠绵悱恻之美,即便是今人听来都觉天籁。它不似京剧的聒噪,秦腔的粗犷,一歌一曲一词都唱出了千百年来中国文人的风流韵味。
馆长向我们娓娓道来有关昆曲的文化知识,将昆曲的神秘面纱一一摘下,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深深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馆长看我们对昆曲文化求知若渴,于是将我们带到其私人房间,向我们一一展示了他的收藏。一件件色彩鲜艳的服饰被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衣箱内,三个衣箱被馆长保养得光亮如新。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中馆长脚上的那双绣鞋从未脱下,不难看出其对昆曲的态度和喜爱。馆长向我们介绍了其中他最喜爱的一件收藏——《游园惊梦》手抄本。据馆长介绍,《游园惊梦》乃昆曲《牡丹亭》中一个经典曲目,讲述的乃是杜丽娘与柳梦梅亦真亦幻的爱情故事。
展柜中所珍藏的剧本,纵然有些已经斑驳破烂,但仍能看出馆长对它们的精心呵护。透过玻璃展柜,我仿佛看到了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看到了馆长那饱经岁月洗礼但蕴藉深厚的人生经历;看到了一代代昆曲艺人注入的热血和汗水。
最后,我们对馆长进行了采访。
馆长表示:由于昆曲演员所受干扰太多,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人们对昆曲的了解甚少,从而导致其受众面积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自14年开始,来此观赏昆曲的群众越来越多,从学生到工作阶层不等。其强调大学生应当坚持文化自信,昆曲乃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代表。其次政府职能部门不能随意更改昆曲,这会破坏真正的昆曲所包含的东西,影响深远,容易导致群众的错误认知,传统民粹的流失。现代技术可以运用到昆曲表演中,但不能过分依赖。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创新不能偏离原来的正轨,不能不尊崇原有规矩,任意修改,从而导致四不像。传统文化为现代提供了美学价值,增强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然,即使传统戏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仍经受着重大的阻力:群众对于传统戏曲的了解少;传统戏曲传承的断层;网络流媒体对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等等。
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破束缚!
所以,以我们团队的名义在此发出倡议:让我们在继承和保护传统戏曲文化的前提下,去大胆创新并将其发扬光大吧!让昆曲的旋律贯穿古今!
点一壶茶,听一曲昆曲,领略前人艺术的经典,岂不美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13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