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喜欢哲学的都是仰望星空的人,而这个社会,则更青睐脚踏实地的人。我没有读过太多哲学的书籍,《苏菲的世界》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我完整读完的哲学书籍之一。这个暑假很有幸能够读到周国平先生的《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让我对人文精神,对哲学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我不知道在生活中,哲学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多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所谓的人文精神加之所谓的哲学在缺乏实用性的基础上,能够吸引多少人的注意呢?在这个暑假,我最享受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静静地看这本书,不需要咖啡,不需要香茗,一切让人享受的物质性的东西都可以没有,一本书就够了。眼前掠过的文字可能没有多少能够真正进入我的内心从而被我所消化理解,但是内心却真的是安静的。突然发现,原来仰望星空也是那么美好。
首先,周国平先生从三个方面阐释了他对“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一是尊重生命的价值;二是尊重头脑的价值;三是尊重灵魂的价值。这不免让我想起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受尊重、自我实现。人文精神的三个方面也都涵盖在了这五大需求层次中,分别对应。这的确是广为流行的需求层次理论,但是后来,马斯洛感到五层需求的层次架构不够完整。自我实现并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他愈来愈意识到,一味强调自我实现的层次,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于自我中心的倾向。马斯洛曾说过“缺乏个人超越的层面,我们会生病,我们需要‘比我们更大的’东西,我们需要超越自我。”这和周国平先生提到的“超越性”即灵魂的价值就对应上了。超越性是人所特有的本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并不会得到满足。人不光以活着为目的,它必须要寻找比“存在”更高的意义,然后这个追求过程就形成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周国平先生说,如果有人问他现在所找到的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那么他会告诉人们:寻求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寻求的过程形成了他的灵魂生活,显然比活着本身具有更高的意义。我看过一期周国平作为嘉宾的《开讲啦》,他讲的是幸福的哲学。那么什么是幸福?他说,他的一生有两个幸福的时刻。一个是谈恋爱时给喜欢的人写情诗的时候,一个是抚养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我想,这就是幸福的真谛,追求着灵魂的超越性。通常人们把愿望的实现叫做幸福,但是愿望实现了,你就真的幸福了么?人的愿望是不断改变的,愿望实现以后就会感觉也不过如此。西方有句谚语叫“生活在别处”,而我们中国人也有句老话叫“生在福中不知福”。这一切,都该取决于人的精神需求和灵魂的超越性了吧。
周国平先生在谈人文精神时一直强调人性,即人道主义精神。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不光把人看作是一个肉体的存在,更要看做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倡导个人主义,但绝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做损人利私的行为。看到这里,我脑海中想到的却是“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中国人最大的毛病也许就是“私”了。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讲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文章中也提到了“私”。西方社会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团体,它就像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谁是团体外的人,谁是团体内的人,一定是分得特别清楚的。但是在中国,情况便不是这样了。我们的社会结构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波纹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推的范围的大小就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定了。一个家庭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我想大概也是由于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变化而变化的缘故吧。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一般,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随着一圈一圈推出去,会愈推愈远,愈推愈薄。就连儒家也强调“推己及人”,以“己”为中心的,我想不会是个人主义,而应该是利我主义了。
周国平先生也很注重谈教育,他不止一次的说过要取消高考,更鼓励我们,作为一个学生,你可能无法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但是,只要你足够优秀,你就完全不必跟着这个体制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它的独立性,一切教育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的过来人,我很想反对这一观点,罪恶得想要接下来的一批又一批学子也不可避免地接受高考的洗礼。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现行的高考体制确实有很多弊端。市场支配教育,所谓“与市场接轨”无非就是让大学变成职业培训场,而高考成绩则决定了大学的好坏。另外,高考成绩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决定了老师的命运,同时高考让被迫参加这种考试的学校也受到了极大的束缚。我在翻看高三学生高如山峰的资料辅导书时,看到有些辅导书封面写着各种“签约提分,无效退款”的广告,想想真是可笑,更有一些辅导书封面上赫然一排大字清楚地写着“记忆是改变学习提高成绩的唯一途径”。我很惊奇,却又不惊奇,中国学生的好奇心和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就是这样被扼杀和磨灭掉的。急攻近利毁掉了高考,毁掉了教育。前几天,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讲五位中国非常优秀的教师到英国去教授课程,一段时间后,将所带的班级与西方教育制度下所带的班级进行对比看哪种教育制度更好。五位教师采用的是非常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英国的孩子们早就听说,中国的学生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取得了非常高的成绩,所以一开始抱着极大的兴趣去听从老师的安排。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英国学生们不断提出疑问,“我们为什么要背这个”,“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个定理和公式”,“老师讲的太快了,根本听不懂”,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不到一个星期,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便消失殆尽,同时表示很佩服中国的学生可以接受这种学习方式。我想,这值得我们深思,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这些学生,在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兴趣之后,进入大学又会有什么表现呢?
前几天,我在一则新闻中看到,大学教师正面临着内心极大的纠结,对待学生的成绩到底是严格还是放水?一个老师放水问题不大,可是大家都这样放水,那就成了冲垮我们教育的洪水了,蔓延出去就是冲毁这个社会的海啸。这则报道则从施教者的角度,再次审视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在学生们抱怨大学课堂太“水”的时候,老师们也在被“水”困扰和折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以及最终的培养质量都在下降,看似还不错的考试分数背后是老师降低了标准和要求,放了水。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下滑问题早已被提出并得到各方关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口号也喊了很久,也制定出台了不少政策措施,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有人说,根源是这个社会实用性的追求太强,我想,说现在这个社会太注重实用性没错,周国平在《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这本书中也说,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儒家哲学虽说影响深远,却也强调经世致用,就是因为哲学是最没有使用价值的一门学科,很少有人能够理解,哲学的伟大之处正式它的无用性。但同时,我又感觉大多数中国学生的追求实用性是一种盲目追求,很少有人经过了高考应试教育后能清楚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从没进行过职业探索与生涯规划。不管老师多么认真地备课,很大一部分学生仍不在状态,一个概念每节课都强调,但是下次课提问的时候,仍然一问三不知。学生不听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是个致命的问题,而讲话、睡觉、看书、玩手机,是学生在课堂上最爱干的事情。“可惜的是,我们现在是逆向淘汰。”大学教授张海霞说,越是认真对待教学的老师,越是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越是不被同学认可,也不被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接受,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情况,就会逼着这样的老师放弃坚守。别人觉得认真、严格的老师“太傻”,“是奇葩”。
《人文精神的哲学思考》这本书内容好多,说实话,和我的生活联系紧密的我会有更多的体会,但是依然还有太多太多我未能理解的知识。但是,我相信,随着以后生活阅历的增加,我也许会在不经意额某个瞬间就体会到了曾经我在这本书中读过的一段话。我想,那种感觉也会是非常奇妙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