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蒙蒙,情深深
---调研之自力村篇
今天天色昏暗,小雨飘袅。不过大家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调研的步伐,毅然踏上行途,下一站——自力村。
像每一次出行,大家伙这次也是有条不素,分组坐车出行。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自力村碉楼的楼身高大,多为四五层,其中标准层二至三层。墙体的结构,有钢筋混凝土的,也有混凝土包青砖的,门、窗皆为较厚铁板所造。建筑材料除青砖是楼冈产的外、铁枝、铁板、水泥等均是从外国进口的。
碉楼的上部结构有四面悬挑、四角悬挑、后面悬挑。建筑风格方面,很多带有外国的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为了防御土匪劫掠,碉楼一般都设有枪眼,先是配置鹅卵石、碱水、水枪等工龄
这次调研我们还采访了两位老外,聊聊他们的这次旅游的心得。对于在工业化大浪潮下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碉楼楼群与古村落的现状与发展,他们认为兴建这样的碉楼,别有一番风味。对这些建筑物保存的也挺好的。这样,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到关于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与故事。
今天的调研,我们感受了碉楼风味,领略了生活在民国战乱时期的人民智慧的结晶,倾听了外国人对中国中西合璧建筑的看法。
天正在等于烟雨,碉楼依等你我护。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
跃起动力社会实践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31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