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扶贫经验对广东省扶贫工作的示范作用
——巴东村扶贫资金“一户一项目”创新模式脱贫攻坚纪实
2018年7月14日,佛山供电局驻湛江市巴东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文滔带着广东海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山扶海”队到达巴东村产业示范基地:黑山羊养殖场。
我们:为什么要参与扶贫工作?
朱文滔队长动情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精准扶贫事业付出我们的所有是应该的,精准扶贫很复杂、难度相当大、涉及面非常广,需要时间、精力和资金,需要细心、耐心、包容,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和崇高的事业。我在最先加入扶贫工作时就下定决心真正带贫困户脱贫。
我们:你们的工作思路是怎么样的?
朱文滔:总体工作思路以“一户一项目”和集体产业为主,“一户一项目”用以解决家庭劳动力比较充足,且有较强烈的创业意愿的家庭的脱贫帮扶问题。集体产业则以增加村集体收入为主,解决家庭有劳动力,但劳动能力非常低下,基本无法通过工作脱贫的家庭的经济问题。给贫困户生产资料让贫困户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项目,还通过建村集体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以及效益分红。
补充:一户一项目是由贫困户家庭自愿提出生产创业项目,由工作队审定后确定,经报上级审批同意后,由村委会向相应的家庭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以扶持其家庭生产创业。
我们:为什么要采取一户一项目而不是直接给资金,这样不是加大政府的工作量吗?
朱文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如果直接给资金,会让他们产生依赖性,很难产生持续的效益,我们提供相应的生产资料倒逼他们发挥潜能,开展能开展的产业,一户一项目做到了因户施策、真正实现了精准帮扶,虽然工作量但增加意义重要,我们的工作量增加在所不辞。
我们:工作跟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吗?
朱文滔:自己没来之前比较单纯,现实是工作量大,各方面工作沟通复杂。巴东村太大了,你要和人沟通,要搞文案,又要监管项目,精准扶贫的工作一份接一份,任务一件比一件重。我们虽然已先后集中开展了建档立卡、大数据录入、扶贫产业规划等工作,但还有更多要干的事,总担心有什么环节的工作有遗漏,不知会不会有隐患爆发。
我们:你们是怎么做到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
朱文滔:高效的扶贫方式和方法,关键在于因地制宜,寻找和建立符合当地经济特色的产业;结合巴东村经济情况,我们租用巴东村一处约71亩的土地建设一个综合型农场,开发高附加值的种养、海产品加工等项目,具体包括“草畜一体化”黑山羊养殖、东风螺养殖、鱼虾干加工、太阳能光伏发电、鱼塘、农家乐养殖等。
我们:你们是怎样想到这样的脱贫方式的?
朱文滔: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是最重要的,群众致贫原因很多,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群体的,也有个体的。致贫因素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要了解这些就要深入到他们中间,并围绕帮扶单位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向上协调衔接,争取项目。经过仔细讨论交流,我们选择创立集体产业,这种做法虽然非常艰苦,但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方法。
注:巴东村地处海岛,土地资源稀缺,人均耕地面积0.28亩,人均水田面积0.1亩,人均旱田面积为0.12亩。淡水资源匮乏,无法开展大规模的常规农作物种植,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另谋出路,最终朱队长与村委会考虑到必须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建立高附加值的产业,才能形成规模化经济效益,有效地帮助村中贫困户——巴东村勤致综合农场因此而来。
我们:据说你们的专项资金使用没有一分钱是直接交到村民手里的,你们的扶贫专项资金是怎么运用的?是怎么样提高使用效率的?
朱文滔:扶贫的目标是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改善和环境改善。前面说到村民们的脱贫意识不强,如果直接给钱,只能缓解一时,现在看起来是脱贫了,后期生活还是没有保障,我们做的更多是激励他们思考,鼓励他们自己去想,能拿到手里的钱,要去购买哪些生产资料能让他们脱贫,因为有些人没有这个生产条件你给他牛羊也没用,如果转手卖出去最后又落入贫困。我们给出总共能给的资金数额,比如两万,那村民就得结合自己的实际利益,自己去比价,一头牛多少钱申报上来,村民的方案得到审批之后可以到生产资料销售方拿生产资料,因为分到的资金是固定的,村民就不得不考虑怎样使资金的使用效益最大,对我们双方都是有益的,村民到销售方领取生产资料,但不付费,把发票拿回来,我们再跟这些销售方结算,我们不仅可以充分激发贫困户自身的“原动力”。在一户一项目的操作过程中,我们设计的物资采购、资金支付的流程,保证了资金不直接发放给贫困户,保证了资金流转过程中,不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手,而是通过贫困户直接去为自己议价,然后资金直接支付到物资销售方。这可以保障了贫困户该享受的扶贫资金的利益最大化,杜绝了扶贫资金的灰色空间。既解决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又解决了资金监管难度大的问题。
我们:现在的成果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朱文滔:经过两年的帮扶,到2018年6月5日,巴东村已经有148户,总共461人实现了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约10600元,实现了预脱贫。实现预脱贫人口比例为78%。在2016年,巴东村扶贫开发考核成绩为满分;在2017年度湛江市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抽查中,获得了全湛江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巴东村也获得了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精准扶贫示范村的称号,同时我也获得了南方电网2016-2017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笔者手记:
村民陈康为正在给牧草除杂草,远远看到朱队长的车,一路小跑过来,笑着跟朱队长谈起了最近的工作情况。她带着我们开始了帮牧场除杂草的社会实践工作,小队边拔草边向她了解到了村里的情况:“我们队长很辛苦,放着城里的好生活不过,带着被子蚊帐过来这边工作,跟我们吃着一样的饭菜,锄地、卸货、为农场的产品找销路…。他跟我们讲要想办法脱贫,去年买牛就是一起想出来的,放在家里让孩子爷爷看着,以后在农场里能用上,家里又多了一份收入,现在我在农场有农活干,不仅是现在的生活,还有以后的生活都有了保障。队长他现在又黑又瘦,有时候我看到他们这样辛苦,我的眼泪就不行了,很心疼……”
结束劳动之后我们对其他驻村干部的访谈:你们刚来到这里有什么感觉?
张春阳:没想到要做这么多方面的工作,来之前想法比较简单,以为是整理扶贫资料或者一些琐事,结果发现来到这要做各种身份的工作。巴东村非常大,扶贫工作业务量特别大,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常常感觉时间不够用,在一项工作中担任多个角色,承担很多以前没想到的责任。
我们:你对今后扶贫工作有什么想法?
张春阳:很荣幸公司给了我这个机会,虽然扶贫工作期满后,我还是会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但是只要我在巴东村工作一天,我都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把扶贫工作做好。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这份工作,我觉得这会是我人生中一段很宝贵的经历。如果能切实帮助巴东村村民改善生活,我会感到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上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曾提到“学术、知识不能只是在嘴上,要联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以致用”,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考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经过一天的拔草劳动之后,我们的手指僵到不行,上面挂了好多水泡,腰也酸到直不起来,但是正是这个“实打实”的劳动过程,使我们融入当地村民、驻村干部们,了解到先进的扶贫思路和工作方式,体会到驻村干部们工作的艰巨、扶贫工作对一个个苦难家庭重要意义。
“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我们在驻村干部们的一言一行中学习为人民服务的敬业精神,学着像他们一样用同样的肩膀担当更多责任。我们了解到要做好基层工作,最重要的是把人民放在心上,立志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自身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这是我们一段非常宝贵的经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32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