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适应与磨合,在便利了我们工作开展的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从开始的58位学生,到后来发现问题以后的分三个班小班上课,都离不开我们每一位成员对每一件事情的细心留意。但是如此一来,我们支教组成员的任务就繁重了许多。每个人从最初的三四节课变成了现在的十几节课,不仅精力值受到暴击,而且还需要重新准备课件,实在是累得无法言说!
记得最初来到这里的目的,是让自己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学到一些在平时的课堂里接触不到的东西。在重新安排课程表的第一天,我在一个最调皮、淘气的班级连上了两节课。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做扯着嗓子讲话,什么叫做把声音都喊出来。其实有时候想想,每天要上不同类型的几节课,需要重新构思好几节课的PPT,这样子真的非常的累。但是换个方向去想想,从前我们的老师也是这样子辛辛苦苦地为我们备课,这样子不辞辛苦地给调皮捣蛋的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知识,能够在最向往嬉戏打闹的年龄里遇见那些极具耐心的老师们,真的很幸运。
备课是煎熬的,课后是疲惫的,但是上课的过程却是充满幸福的。我站在那三尺讲台上,看着下面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庞,听着他们因为抢答问题而声声急切地喊“老师老师,我来我来”时,在这一刻,我感觉什么都是值得的。
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几乎体验遍了队里面每一个分组的疲劳感——我见过后勤组炒菜时的汗如雨下;见过调研组走前的整装待发;见过支教组深夜迟迟不灭的电脑灯光;收过宣传组凌晨发出的推文稿件;体验过活动组准备的每一个节目;也曾跟着安保组一起值班守夜……我不知道我应该学习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但是我觉得能够每日发现自己的不足,就是在成长动态中的一种行进。
不忘初衷,方得始终。这一路上,我一直在前行,在进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39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