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儿随他走天涯,他信革命我信他!
瑞金苏维埃纪念馆里静静的响起了《一生守望》感人的歌曲,“爱我中华”梦之队所有队员停下了脚步,在一个雕塑前静静地听着这首歌曲,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终于知道,坐立在我面前的这座塑像是“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陈发姑静静的坐在石头上眺望着远方,期盼心中的郎儿回家。在陈发姑塑像的周围均匀的摆着七十五双草鞋,这些鞋寄托陈发姑对丈夫深深的眷恋。
讲解员告诉我们,陈发姑在与丈夫朱吉薰新婚的第三天,就将丈夫送去当红军,从此便开始等待丈夫的归来,这一等便是七十五年。在这七十五年间,她常常坐在门框上,一边唱着送别丈夫是唱过得歌,一边眺望这村口,盼望着丈夫回来。等到全国解放,同乡参军的人回到了家乡,她迫不及待地上前询问“同那天去的我家吉薰有什么消息”,当别人告诉她她的丈夫早就牺牲时,她不相信,不断地询问回来的人。在她心中她始终坚信,她的丈夫没有死,一定会回来找她。
1958年,已经64岁的陈发姑挑着24双草鞋住进了叶坪光荣敬老院,尽管丈夫还没有消息,她依旧一年给丈夫做一双草鞋,即便眼睛视力越来越差,也没有中断过。2008年9月,这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带着对丈夫的思念离世了,七十五双草鞋承载着他一生的思念。
一生的守望,青丝到白发,七十五年的旷世等待,举世罕见的爱情守望,陈发姑用一句“他信革命我信他”,表达自己对丈夫的忠贞和爱。一生的守望,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苏区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踊跃参军,追求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生的守望,让青丝变成了白发。他为革命生,我为团圆家,想他梦他思念他,哪怕只说几句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5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促进黄河澄泥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25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老街长巷,进行深入的实践调研。在黄河澄泥印制作过程……
刘孟媛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华夏文明的浩瀚星空中,黄河澄泥印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它以黄河泥沙为原料,历经岁月沉淀和匠人雕琢,成为了连接古今、传承黄河文化的……
路逾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技艺,如同隐匿于历史深处的璀璨星辰,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黄河澄泥印,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便是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瑰宝。它以黄河之泥为……
王姝涵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也滋养了无数珍贵的文化瑰宝。黄河澄泥印,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队怀揣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
杨乐乐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研究黄河澄泥印,促进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1月15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进行实地调研。“印于纸上,钤记岁月;……
段佳慧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正静静绽放着它的光彩——黄河澄泥印。这不仅是黄河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瑰宝,更是中国传统印章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为推动黄河澄泥印这一非……
刘孟媛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为传承黄河澄泥印制工艺,传播艺术价值,加强区域文化推广,带动其经济价值。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计划于2025年1月15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老街长巷,进行深入……
游奉津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在传承技艺中创新,在时代浪潮里谋求新的发展生机。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泥韵筑梦社会实践队计划于2025年1月17日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老街长巷,进行深入的实践调研,进一……
高涵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