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梦之队来到了江西于都,找到长征第一渡渡口,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馆。
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巩固的大后方,也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粮仓”,于都保障了苏区物资供给,而且在苏区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苏区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由于党内“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重兵“围剿”及经济封锁,中央红军在根据地内英勇苦战一年,仍然没有打破敌人的“围剿”,根据地日益缩小,红军被迫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已全部集中在江西南部于都附近,长征命令正式传达下来。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由中革军委、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及各直属机关组成第一野战纵队以叶剑英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及总工会、团中央等机关和卫生部、供给部、红军大学、军委二局组成第二野战纵队以李维汉为司令员兼政委;中央红军的一、三、五、八、九军团移交防务,隐蔽撤离战场,到于都地域集结。
于都河是中央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宽600多米,水流深湍,除少数渡口插上河标可以涉水渡河外,大部分只有架设浮桥渡河。中央红军在于都休整,补充补给,武器弹药。于10月16日至19日傍晚渡过于都河向西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为了保障红军顺利渡河,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当时沿河所有的民船全部停运,共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有的用作架设浮桥,有的用作摆渡。为了避免国民党的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一到傍晚,有组织的群众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饭,还有的送门板木材,仅4天时间,就在于都县30里的河面架设了多座浮桥和布设众多的摆渡。
为了缅怀先辈伟业,于都县人民政府拔专款于1996年在此兴建了占地3。5亩的纪念碑园,纪念碑高为10.18米寓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同志于10月18日傍晚在此渡河长征之意。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馆里,藏有昔日于都人民帮助红军都过于都河使用的文物,在纪念馆里更是呈现了当年的场景。
长征第一渡是中央红军的一次转折,在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搜索
复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