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绍兴文理学院青协志愿服务团走近竹编传承人

来源:大学生网报 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诸格

2018年7月16日,绍兴文理学院青协志愿服务团的成员来到诸暨,拜访竹编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袁建虎,其竹编书画作品《毛泽东诗词》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摘得“国艺杯”金奖,也多次荣获市级、省级荣誉。

走进袁建虎师傅的工作室,工作室摆放着许多作品,作品小到小篮子、茶杯,大到香篮、《兰亭集序》竹编书法,每一个作品都生动精致。袁师傅创新了“蛇皮花”编织技巧,并将此技术运用到竹编字画的创作中,让字跳出方正呆板,变得飘逸灵动。

师傅展示竹编的部分制作过程,剖竹、劈丝、刮削、磨光,制作工具注重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手工完美结合,每一步师傅都得心应手。袁师傅说这都是基本功,他已经做了几十年了,熟能生巧。

QQͼƬ20180716205854.jpg

袁师傅女儿还与青年志愿服务团成员们分享了她父亲这些年来与竹编的精彩故事,讲述袁师傅重拾竹编的契机,对待竹编深厚的感情,还有袁师傅持之以恒、倔强执着的精神。袁师傅女儿送给我们四个字“业精于勤”。

袁师傅说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无人传承,尽管如今政府也很重视非遗传承,将竹编手艺带入课堂,但很多情况下学生都只是简单地参与实践,也因为种种因素,很难有人能一直坚持。师傅说:只要有人有兴趣,真正想学,我会义务教授,毫无保留。带着袁师傅的热情与匠心,绍兴文理学院青协志愿服务团将继续前行。

123.jpg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52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开始绽放独有的光芒。为了提高融安金桔的知名度与销售量…… 金桔智行队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杏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

冬日暖阳,情满养老院2月9日清晨,山西省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银装素裹的美景为城市增添了几分冬日韵味,但也给人们的出行…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

聊城大学举办“聊大名人堂:互动故事讲述”活动校园,是知识汇聚的无垠海洋,孕育着莘莘学子对未知的渴望与追求;活动,则是…

最新发布

山东理工大学“china-China”团队走进陶瓷世界,感受文化之美
为了解陶瓷的种类和发展状况,china-China团队于7月17日走进中国陶瓷馆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感受陶瓷的历史与文化。 首先,为了解淄博陶瓷现状,团队成员进入中国陶瓷馆进行参观学习。一进入馆内,就能 …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营协暑期社会实践团访问沔江村公共服务中心
(通讯员 李文意 谭红平)7月18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营协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A组前往古港镇沔江村公共服务中心进行实地访谈。此次访谈由调研组组长李文意负责。此次访谈对象为古港镇沔江村村委会主任易辉 …
团结友爱,合作共赢
支教心得…
缅怀烈士,铭记历史
“红星闪闪”社会实践团第一天在申鸽鸽的计划下兵分三路,并在预期时间内达到各自地点,准备在未来几天中在三处不同的地方进行考察,调研,参观与学习。 社会实践团第二天,济南分队在队长贾忠英的带领下,参 …
她出现在校园的白天,我醒在校园的夜里
学生笔上的画,拨动我内心的心弦…
点燃激情,舞动青春焰火——瞭望实践队支教活动
为了培养同学们更多的兴趣爱好,7月18日早上,瞭望实践队文娱组李志艳于沙田一中教学楼一楼开展拉丁恰恰舞蹈课程。…
开学典礼开启义教新征程
7月16日上午,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徐闻知行队2018一行人冒雨到达学校,受到学校领导的热情接待并与其合影留念。徐闻县下桥中学坐落在徐闻县下桥镇,虽然学校面积不大,但四处绿草如茵,教学楼被翠绿的树木衬托着,整体的布局让人身心舒畅。…
“宣翔梦扬”开展安全知识讲座
  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的安全保障,7月18日,岭南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宣翔梦扬”社会实践队在五里小学舞蹈室开展安全知识讲座。讲座主要以解说和演示的方式,从行走、交通、户外、自然灾害、火 …
脱贫致富,快奔小康
自党十八大以来实施脱贫攻坚政策,河南兰考县的扶贫力度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经过党中央和当地的领导干部共同努力下,兰考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小康的道路。…
“山神”不改支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