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蜀相》中,杜甫曾黯然缅怀诸葛先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在中国丝织业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在其青壮之年,积极投身实业救国运动,力求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而不幸又有诸葛之命运,于盛年之时创业未半中道崩殂。他,就是都锦生。18日,浙江大学“探寻城市文化”社会实践团前往西湖茅家埠,拜谒都锦生故居,亲自感受先生生平。
先生故里何处寻,茅家埠中蝉森森。三伏闷热,走过一段草木葳蕤的石板路,“都锦生故居”五个方正的字便掩映在郁郁苍苍的爬山虎中。这里真安静,唯有满眼盛绿;藤叶摇摇,似在沉吟百年故事。踏进故居,庭院内默然伫立着一尊都先生的塑像,先生手搭外套,尽显从容风度;眼视前方,又有开眼气魄。雕像背后是一丛青绿的细竹,似又昭示先生高洁的心胸。故居的建筑是中国传统南方风格的老房子:红木灰瓦,镂花窗格。走进正厅“润余堂”,在熟悉的中国传统布置陈列外,赫然入目的便是墙上井然悬挂着的织锦画像,或婉约,或温润,或典雅,或精巧,封在玻璃镜框内,隔绝了岁月的风尘,光彩如新。
都锦生1922年在杭州茅家埠家中建立“都锦生丝织厂”。1922年至1931年是国人实业救国的高潮,也是都先生事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都锦生织锦极具民族风采与江南韵味,更于1926年在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之花。而如果不是导览姐姐的一番讲解,对丝绸小分队队员们来说恐怕都锦生织锦只停留在其表观美的模糊印象中。“都锦生织锦画的神奇之处,是在它史无前例地将丝织画做出了3D效果。”她特意请同学们留意织锦画中倒影的效果,这是构图的难点,也是都锦生的高超之处,正是易为人忽略的倒影使得整幅图画摇曳生姿,宛若天成。接着,导览小姐姐又宕开一笔,谈起美育:“中国没有宗教,蔡元培就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观点。现今,中国不缺文盲,缺的是美盲。而真正的贵族,比的不是钱,不是房,比的是墙。你们看这房间里挂的画,难道只是装饰?它们体现的是艺术氛围、艺术教养。如今的有钱人也爱在房里挂名画字帖,你说他附庸风雅也好,总比成天铜臭味好。巴黎是艺术之都,家家有画。从小看着名画长大的孩子,能俗到哪里去呢?”随之,导览姐姐又带我们参观了陈放在展厅的一台巨大的手工织锦机,做演示。从程序片的复杂程度到经线纬线的交错原理再到每一根蚕丝的纤巧亮泽,无不令人惊叹于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织锦艺术的丰伟绝伦。
看到浙大的同学来参观,导览姐姐非常兴奋,她说,都锦生先生毕业于浙江省甲种工业学校,也即浙大前身。算下来,都先生也算同学们的老学长了。都锦生的年代是动荡战乱的年代,而都先生尚以振兴国业为己任,体现的是一个民族英雄的担当意识与责任意识。说到此处,她又黯然提及,如今中国丝织业在世界只排第八,前三甲分别为意大利、日本和法国。而在走进这个故居之前,恐怕很少有人知道都锦生的名字。“如今的年轻人,不比当初,国难不当头,便缺少了品牌意识、国家意识,只有钱的意识了。”导览姐姐是德国球迷,提到前几天刚结束的世界杯,不无愤慨地说:“德国队为何小组也未出线,根本原因是国家出了问题。种族纷争发酵,队员相互不传球,如何指望足球的振兴呢?”由此可见,个人不能脱离时代而存在,而国家则是基本。
都锦生故里,有历史,有时代,也有沉思。在以中美贸易战为转折的今天,如何挑起强国的重任,值得每一个青年深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55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