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经典。近日,洛阳师范学院国学研习班赴洛阳市伊滨区寇店镇五龙小学开展国学支教活动,并于定鼎门与孔子入周问礼碑遗址参观学习,感受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国学研修班由共青团洛阳师范学院委员会创办,她以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为本、以儒家传统的“修、齐、治、平”思想为根、以提升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意识和素养为着眼点,旨在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全面促进大学生思想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提高。
因材施教 寓教于乐
国学研修班队员们针对不同年纪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区别,因材施教,授以不同阶段的国学知识,让孩子们在诵读、理解国学经典的同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扬起略带羞涩的笑容。国学小课堂中,低年级学生将“愚公移山、司马光砸缸”等阐述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小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即便表现力稍有青涩,但孩子们认真的态度,也将国学班成员带入到古时风度翩翩的小小君子中。
水袖投掷,对礼起落间。国学班队员们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孟母三迁、孔子研学”的生动画面。孩子们在“国学小课堂”中深切感受到古人尊敬长兄、爱护弟妹、秉承敬爱的孝悌文化。
有礼风雅 千里婵娟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她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神采飞扬,时而明丽清新……,其层出不穷的贤人佳作,展现出一代人的君子人格和家国情怀,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时至今日,唐诗宋词又换以百变风格,或余音绕梁、或朗朗上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老师,‘阙’这个字怎么读呀”孩子慢慢站起来,红着脸小声问道旁边的国学班队员。紧接着,队员拿起笔,低头和孩子在纸上一笔一划地写起“阙”字拼音的同时,微笑着告诉她慢慢来。这是国学班队员教授孩子们“明月几时有”歌曲的温馨一幕。
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清脆悦耳、宛若黄莺的歌声传到队员们耳朵里时,队员们的脸上满是自豪和欣慰的微笑。
静心品悟 茶中起伏
“茶艺展示课”旨在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向孩子们介绍茶仪礼仪,于“品茶”这项传统文化中学会尊敬长辈、耐心待人。
墨绿色茶具于天青色的方块桌布上伫立着,等待“知音”的捧起。只见小小“品茶师”们围站在桌布两旁,亮晶晶的小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队员们洗茶、品茶等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
随着最后一道“品茶”工序的完成,队员们缓缓提起茶壶,将茶杯倒进半满的茶水,并告诉孩子们:倒茶水时,切记倒进茶杯的四分之三,这既是考验自己的耐心,又是保持对他人的尊重。
处定鼎地 据万国尊
定鼎门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2009年10月30日上午,全国大遗址保护重点工程——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标志着我国古代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遗址再次重生。这座中国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在地下沉睡千年之后,终于“再现”地面。
迎着瓢泼大雨,国学班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定鼎门――隋唐城文化遗址。在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吴老师的带领下,国学班了解到洛阳作为重要商品集散地与丝绸之路必经地的重要地理优势、看到留存千年的城墙、欣赏到隋唐城内错落有致的官邸模拟景象。吴老师博古通今,风趣幽默的讲解仿佛为同学们展开了一幅厚重的历史画卷,让同学们领略到隋唐时期的繁盛景象。
参观过程中,国学班偶遇从广东远道而来见学的中学生。国学班学生随即与中学生们交流定鼎门历史与汉服相关知识,将隋唐文化传播于远道而来的外地学生,激发他们对国学的兴趣与热情。
习礼乐文化,宣国学经典
洛阳东关大街文庙旧址前,现存一方孔子入周问礼碑,碑呈长方形,龟背负驮。孔子入周问礼碑,为后世留下文化记忆,煌煌大德,赫然永存。孔子入周问礼,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尊亲敬祖的民族心理,由此得以稳固;礼乐文化,始成中华主体意识——儒学的思想资源。
遗址虽位于闹市之中,却自成一方天地。看到留存至今的石碑,国学班学生眼前仿似浮现孔夫子“克己复礼”的讲学场景。方碑所具有的浓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气息激发成员们在此诵读经典的热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抑扬顿挫的朗诵吸引许多行人驻足观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国家之魂、民族之魂。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增强我们的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立,作为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思想文化基础。
此次研修活动以暑期实践为契机,在唤起人们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文化的同时,采取“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讲授方式,向农村孩子带来国学经典展演与授课,使孩子们在熟诵读、知其意的同时,做到明其理、促其行。将国学经典的种子扎根人们心中,以传统文化为保护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更推动我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中原大地谱写洛师人的青春乐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60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