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诸思钰)为使大学生了解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更好地回报社会,浙江师范大学“牟山葳蕤,益慕乡粹”社会实践队走进余姚市牟山镇初级中学,开展为期19天的教学与调研活动。
四年相伴四年行,一路成长一路歌
“去年离别之际,我面对孩子们的泪眼,想着定要再去一次,再为他们上一节课,没想到这愿望就要实现了!不知道孩子们还能不能叫出我的名字。”这是队长梁濡沫第二年来到牟山,也是浙师大和牟中相遇的第四年。
“我们的黄爸爸来了吗?”去年参加夏令营的七年级学生今年还是参加了,只不过长大了一岁,看到新一批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走进牟中,他们奔出来扯着嗓子问到。“黄爸爸”是去年实践队的队员,他体贴细致的照顾让孩子们念念不忘。而今年初到牟山的实践队员们则被映入眼帘的红屋、蓝天、白云、绿田勾去了魂魄,一路上的颠簸劳累都不再算什么。
“我们一年要比一年好!”始业会议后,队长坚定地说。
想站稳,先走下三尺讲台
相处不到一周,队员们早就记清了班上孩子的名字。几次交流后,哪个孩子在课堂容易开小差,哪个孩子能够快速举一反三,甚至于每个孩子擅长的课程老师们都已了熟于心。“这大概是因为自第一次见面起,我就决定不以老师自居吧!”被问及相关问题时,小应老师回答道,“总觉得把自己的位置定在讲台,就和他们处在了对立面,我不想这样,教师和学生不应该是朋友关系的一种吗?”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朗朗书声从702班传出,这是为普及姓氏知识,岳洵老师开设的“百家姓”国学课堂。课堂上,孩子们托着腮、支楞着耳朵认真听讲,也会出于好奇追问,“为什么姓不分‘男’‘女’字旁?”“这些姓是怎么征集到一起的?”。
“那充满期待的眼神让我百味杂陈,既感觉自豪又有因生疏授课技巧而生的惭愧”,首次为人师表的实践队队员们希望将自己最棒的一面展示出来。
“文化大礼堂的活动多着嘞”
7月14日,实践队正式开展调研活动。队员们在当地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三组分别对牟山镇青港村、新东吴村和牟山村的文化大礼堂进行了实地考察。看到青港村家园馆墙上的寿星榜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村党支部胡嘉盛书记骄傲地说:“整个余姚市只有20几个百岁老人,我们青港这个小村子就占了三位。”
“文化大礼堂的活动多着嘞,像我们家老太婆,每天吃完晚饭就盼着快点去那个大台子跳舞。”队员们走访村子,就文化大礼堂的使用情况向当地村民分发问卷的时候遇到了罗大叔,皮肤比头发黑的罗大叔和队员们聊起了天,谈到欢乐大舞台的使用情况,罗大叔想起:“头次演出的节目全都是阿拉村里人自个准备的,有广场舞、唱戏等30多个节目,老热闹了。”
随着文化设施的完善,村子变得有声音有温度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61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