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商大学子走进茶乡:步履不停,革故鼎新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刘凯文 沈晓萱

  松阳自古被誉为“浙南桃花源”,其茶叶种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当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分布,春季回暖早的气候特征以及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等区位优势,为茶叶种植的高产优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为了更宏观、全面地了解松阳茶产业的沿革,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寻迹古村,情满茶乡”实践团走访了一位资深的茶叶农科技术专家——新兴镇茶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关俊老师。李老师自1999年调任至新兴镇,几十年间一直负责茶叶种植技术的问题。  李老师首先向队员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松阳茶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松阳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受到生产任务限制,改革开放前的松阳以水稻种植为主,但当地丘陵为主的地形限制了水稻大生产,却是茶叶生产的一大有利因素。制度放开后,作物种植的限制被打破,松阳人民利用此地区位优势,转而发展利润巨大的茶叶种植。

7.6采访李关俊专家2.jpg

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松阳茶产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生产组织形式也从农村合作社集体生产向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转变,松阳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茶叶种植的新模式。这一时期,茶园面积以每年1000-2000亩的速度飞快增长,政府也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而此时李老师调任到松阳县新兴镇,目睹当地茶农憋着一股劲谋发展,但却囿于育苗防虫抗灾等种植技术不能很快铺开局面,他主动承担起茶叶种植辅导员的任务。  “别看现在茶农有什么事也都爱问我,当年啊,我也只是个一窍不通的门外汉!”李老师说,他在调来新兴镇之前是粮油方面的农科技术员,对茶叶种植不甚了解。来到松阳后,为了更好地帮助茶农解决技术问题,他化身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有关茶叶的知识。为了了解茶叶生产的习性,他不仅购买大量书籍自学,还亲自种植茶叶进行实验,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当地的茶叶种植大户请教;同时定期和有经验的老茶农下田,到知名的茶种植基地学习经验。渐渐地,门外汉成为内行人:2008年,李关俊获得了省政府颁布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2009年被浙江省政府授予农转化优秀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丽水市“十佳”优秀农技工作者,县十佳优秀农技干部……  有了这样的经历,李老师相当重视提高茶农的技术水平,时常邀请浙大农科方面的教授为当地茶农种植做理论指导。在他的倡导下,政府每年都会组织培训站、社区学校,每年大约进行15-20次教学,每次有一百多人前来学习。通过培训班,政府得以规范茶园种植标准,向农户传达科学施肥,减少农药化肥,防治病虫害,提升鲜叶质量等种植理念。

7.4采茶的茶农-3.JPG

  2008年以来,振通宏等一批茶企业迅速发展,并引进食品生物科技,向茶叶深加工进军。围绕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浙江生态绿茶第一县”和“中国绿茶集散地”现代农业区域品牌的目标,把茶叶作为生态富民产业来培育,致力打造松阳茶叶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松阳茶产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成立了全国最大茶叶产地交易市场——浙南茶叶市场,市场吸引外地销售商进驻的同时,也带动了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产业;促进了旅游观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游客前往松阳茶旅游路线参观考察、旅游观光、摄影创作,以新兴镇大木山骑行茶园为例,2017年接待游客数量超过50万,营业收入高达400万元;茶产业链得以延长,茶机制造、茶叶精深加工产品、茶保健品等副产品制造业得到发展。  李老师说,他几十年与茶叶打交道,印象最深刻的是13年的夏天,当时丽水经历罕见的持续干旱天气,高温让不少低龄茶树枯死,茶农受到了极大的损失,李老师得知当地有一位种茶大户在抗旱方面很有经验,便跑到他家里取经,又和中国茶科所的专家联系,琢磨出一套‘一灌二覆三禁四扑救’的茶叶抗旱技术,那年夏天,茶农靠着这套技术损失降低了两成左右。而如今已年逾花甲的李老师依然坚守在岗位上,行走于茶园间,不厌其烦地给茶农辅导、培训、支招。  实践团成员们也总结出几点松阳茶产业发展的启示:县委县政府在机构设置、产业政策、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予以不断支持,成为产业持续向上发展的坚强后盾;浙南茶叶市场的资源集聚效应为松阳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保障;随着产业发展的成熟,种植、加工销售环节逐渐分离,产业分工不断趋向细化、专业化,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加工技术的提升;最重要的是,松阳茶产业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除茶叶种植、加工和销售之外,还衍生出茶工艺品制造、茶食品保健品开发、茶渣废弃物作为饲料肥料利用等产业,真正实现了茶叶“全价利用,跨界开发”。

7.6采访李关俊专家合照.jpg

  “改革开放为我们松阳县带来了机遇,我们借着茶产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茶叶是松阳的一张金名片,更是松阳农民的民生致富产业,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打造茶产业强县,是我们县的奋斗目标。”在采访的最后,李老师如是说道。我们也相信,松阳能够以茶产业为基本依托,使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旅游、住宿、娱乐等业态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农村种植业、制造业、旅游服务之间紧密相连,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以及产业链延伸,打造茶农—茶商—游客融合共生的品质示范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69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当,谱写校社联动的崭新篇章。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服务项目中,……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分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法律宣传……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 志愿活动落幕,青春力量融入社区

本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圆满收官。此活动吸引了大批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志愿者踊跃参与,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获居民一致好评。活动开展得丰富……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点亮社区服务之光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居民需求,致力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推动社区服务迈向新高度。项目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学生扮靓社区新底色

为助力社区服务迈向新台阶,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精心策划的“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大型社区志愿服务项目火热开展,吸引了众多大学生投身其中,为社区治理添砖加瓦。…… 徐乐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青春“政”步走,学子志愿入“社”来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社区服务,以社区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发扬志愿精神,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活动中,志愿者利用课余时间开展…… 徐乐 王益姿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学子展担当,投身社区助发展

近日,由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院级志愿者活动“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在岳龙社区正式开展。本周,一群热情洋溢的公管院学子化身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 徐乐 梁馨月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公管院学子践初心,社区服务我先行

近日,由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主办的“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者项目活动正式启动,面向广大同学招募志愿者,旨在深入社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助力社区文明建设。…… 徐乐 王君青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走访老党员,党情暖人心
2018年7月16日星期一,岭南师范学院翌晨社会实践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深村民对党的了解和信任,在信宜市金坡村开始了“走访老党员,了解党事迹 宣传党精神”的活动。 在当地村委会委员的指导下志愿者 …
七月骄阳,满怀梦想
七月骄阳,满怀梦想 大学生网报黄冈7月19日(通讯员 魏婧) 为了能给小孩子们带去一份光明,一份希望,同时也为了锻炼她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当众表达能力,7月17日 …
义教传真情,实践共成长
义教传真情 实践共成长为了践行“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宗旨,关爱孩童的健康成长,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大学生“知行促理想,筑梦青春行”海岛旅游产业发展调研团于7月18日到达锋领兰 …
重庆工商大学走进高校创业园 助力小微企业投融资发展
石南石油大学之教职工有话说
西南石油大学教职工对西南石油大学60周年有话说…
环境保护调查研究暑期实践
  …
晓得满足,学会珍惜,勇于不断开辟
  晓得满足,学会珍惜,勇于不断开辟。平日里不乏我们学习生活环境等的抱怨,一眼从坡门小学望去,眼前一栋三层楼,一间教室只可容纳三十余人,有电灯、电扇简单的装备的多媒体教室,食堂也只是有几张桌椅。而那些孩 …
爱聚湘阴,携手扶贫——我们在路上
易淑元老人和队员亲切地交谈 肖颖摄老人送队员离开 肖颖摄夏日的阳光火辣辣地笼罩着湘阴,知了似是不知疲倦地一直鸣叫。为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指示精神,2018年7月18日,长沙医学院三下乡 …
原来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昨天接到今天台风天的消息所以停课一天。早上习惯性的醒了,空气却是异常按进去,是呀,多么不习惯没有这些孩子的到来和陪伴啊,即使他们是那么的调皮和捣乱。  吃完早餐我习惯地走进我们班,打开门,看到 …
乡村振兴业,学子建功时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在行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校学生会“乡村振兴”实践队于泰顺县筱村镇五蒲村以“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