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科协梨园觅曲小分队有幸来到中国昆曲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中国昆曲博物馆位于平江历史街区中张家巷14号全晋会馆内,占地约有5亩。会馆由清光绪年间山西寓苏商人集资兴建,是苏州历史上100多所会馆、公所中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中国昆曲博物馆以抢救、保护、传承、弘扬昆曲艺术为宗旨,以收藏、研究、陈列、展演昆曲遗产为主要职能。既要展示物质的昆曲文物和资料,还要展示非物质的传统昆曲艺术,这不仅包括传统的展示、演出环境,还有原真性、示范性的昆曲表演,以使昆曲这一古老的中国戏曲活化石能够较为全面和原汁原味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博物馆沿街置门厅,门厅宏伟轩敞、富丽堂皇,两侧各有亭阁式吹鼓楼一。歇山顶,山面沿街,为全国罕见的古典礼意式建筑。”来到戏台区,老师向我们介绍:古典戏台是戏台区整个古建筑群的精华所在,特别是戏台上的穹窿一藻井项,大红底色,镶黑泳金,顶壁花板雕刻精巧,18条324只黑编妈浅雕相间着18条306颗金黄色舌头圆雕,盘旋向上凝聚在穹窿藻井顶端铜镜片上。这不仅体现出搞起的古典建筑艺术,而且显示了科学地运用声学原理使之能产生余音绕梁音响效果的绝妙构思。
馆内现辟有昆队评弹、苏剧和古典民族乐器四个陈列室。一件件实物、史料,一张张图片、说明,充分反映出苏州是昆剧等中国古典戏曲的发祥地之一。除此之外,馆内还有评弹、苏剧和古典民族乐器等陈列室。 这里可看到明刻本《还敢记》,即清乾隆年间的手抄本《牡丹亭·游园》,神采飘逸的“江湖十二色”,精雕细琢的红木戏船,镇玉嵌宝的灯彩昆曲堂名担,西汉宣帝墓葬中出土的说书涌,马如飞的说书笔记《梦史》,琵琶王薛拉卿曾使用过的琵琶,蒋月泉的红木三弦以及“先辈图”、“道训”,古籍珍本《白雪道音》、《文星榜传奇》,还有《醉归》与《荡湖船》两级戏文模型,一套24只的古代宫廷乐器双音编钟,一套37面的云供,以及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乐器同观(仿制品)等等。
进得门来,立即见到左右插着许多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显然这是戏曲里面的武器道具。大门进来的第一展厅,叫做“戏文木雕石刻展”。
木雕石刻展厅两侧向后都有走廊,两个走廊叫“昆曲艺品展”,挂着的都是一些昆曲故事画。
在两侧戏曲故事画走廊里,都放有古色古香的桌椅,好似茶楼里一般,还用屏风隔开。走廊有两层,上下相像。我们一行人在楼下西侧走廊的《婚走》与《团圆》对面的桌子上歇脚。坐在这,往左边的窗外看,有个天井,靠南边有个戏台,据工作人员说,就是全晋会馆以前的戏台,人们可以坐在走廊里,或者天井里,一边喝茶一边看戏。戏台像是一个亭子,左右角翘着上天,角左右两侧挂着红红的灯笼,分别有五串。戏台边上有一副对联,左侧“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右侧“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横批“普天同庆”。这戏台边上有栏杆,好像是个船头,难怪许多园林的戏台造的就像是个船头,比方同里退思园那个戏台。
天井里两侧铺的是青砖,中间是石板,往里走,应该是博物馆里最大的展厅,在我们踏进门前,闻到了一股清郁的香味,带领我们参观的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茉莉花的香味。转头一看,原来这个大展厅两侧都放着茉莉花,装在盆里。这大门旁边,同样也有对联,横批“吴歈萃雅”,左梁“圣旦净末丑塑就奸佞贤祯相”,右梁“宫尚角徵羽 唱彻悲欢离合情”。展厅门前牌子上写的是“昆剧江湖角色行当行头展”,进到里面,感.觉就是庙堂里的大雄宝殿,很宽敞,不过两边不是罗汉像了,都是些行头之类的,大厅中间当然也不会是三尊佛,而是一个小型的室内戏台,戏台后两侧卷帘上写着“出将”和“入相”。
戏台西侧是脸谱图像,主要是净角的脸谱,所谓的“七红、八黑、四百、三和尚”,想必都在这里了。其实这里的戏曲服饰行头非常多,小戏台两旁都是,每种展出的行头都用玻璃罩着,并用灯光投射,很是引人注目,比如两套黄色的戏服,显然是《长生殿》里唐明皇和杨玉环服装,灯光照耀下,夺目异常。厅中央还放着许多椅子,观众可以于此欣赏戏曲的演出。
看完正厅,出门右拐,顺着工作人员的指点,前往“戏台寻踪”展,穿过一道走廊,廊旁的房子挂着“兰苑书香展”,再继续沿走廊朝里走,见一小门,挂一列表,上述古戏台名录,包括苏州、扬州、无锡、上海等地七个戏台,都是一些模型。
驻足馆前,感受着历史那滚滚的长河从身边涌过,里面有被淹没的远古时期,被冲破的千百年文明。然,博物馆在这飘摇的风雨中始终矗立不倒,保护着那一段段的古老历史,让历史在这里歇息停留。多少的离愁别绪,在这里都化作吴侬软语。唱一曲桃花扇,笑一段狮吼记,一眸一笑,国粹永流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81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