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韵流长缀新貌,千年情思载文道
有人这么形容景德镇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为了近距离接触陶瓷文化,同时了解“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景德镇瓷器产业的发展,7月16日,江西师范大学“吟梦浮梁·逐梦瓷都”文学院—初教学院—音乐学院三院联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来到景德镇市古窑民俗博览园进行文化调研。
玲珑剔透天机巧
队员们首先参观了陶瓷的制作流程,见证了普通的坯料在传承人手中经过制模、干燥、施釉、装烧等步骤,最后成为精美瓷器的全过程。瓷器上动物的绒毛栩栩如生,与现代的三维效果相比毫不逊色。有的瓷器乍看没什么特别,对着阳光却显出玻璃般的透明花纹。
其中一位传承人告诉队员,他年少就从师学习,如今虽已年过花甲,却依旧带着自己的徒弟,继续从事着这份工作。“我不能让陶瓷制作的手艺在我这儿中断。”这种匠人精神令队员们肃然起敬。手工艺人们匠心筑梦,凭借传承和钻研,专注与磨砺,为我们留下一大笔宝贵的财富。
三千炉灶望前朝
“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一诗展现了景德镇母工业——陶瓷产业的发展史踪。队员们依次参观了馒头窑、葫芦窑、龙窑,原始的窑用泥搭建而成,斑驳的纹路刻着岁月的痕迹。园区内最大的古窑——清代镇窑内保存完好的窑体、窑房令队员们叹为观止。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之下,瓷都以瓷器见证“一带一路”,用“瓷语”诠释传统文化,并随着时代机遇漂洋过海,传播给全世界的人。伴着讲解员生动的讲解,队员们透过那些朴素宏大的窑和姿态各异的陶瓷,仿佛窥见了千年前的岁月,感受到千年瓷都的文化魅力。
展望未来新面貌
在参观和学习之后,队员们也对未来景德镇瓷器的发展有了新的理解和满满的期待。在社会飞速发展浪潮的推进下,景德镇陶瓷一定可以拥有新的生命力,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88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