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16点30分,从茂名信宜北界镇西江中学小学部教学楼的一年级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饱含深情的朗诵声。“踮起脚尖儿,走进浓绿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这是朗诵训练班的学生们正在进行朗诵训练。
负责朗诵教学的梁舒萍老师正在一字一句地教学生们朗诵,一字一句有感情地朗诵。梁老师先是为学生们朗诵了一遍,梁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诵声,一字一字直击人心,让人能明显感受到这一首诗歌中对老师深深的爱和感谢。梁老师在作出示范后想学生解释了诗歌的感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朗诵班的同学们第一次进行朗诵训练,还没有掌握朗诵的技巧和窍门,没能很快就找到朗诵的感觉。但是同学们都很认真,在梁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努力地一字一句地朗诵找感觉找节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同学们都能找到了节奏和正确的情感,能基本准确地进行朗诵后梁老师又将手势加了进去,这些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们刚开始是一直都做不好,每次都出错,学生们对此感到很心急。但是梁老师一直很有耐心地纠正学生们的错误,无论是朗诵的情感和节奏,还是手势动作。在梁老师一遍又一遍的纠正和鼓励下,同学们焦躁的情绪渐渐平静了下来,不在因为一直没能作对动作而心急。梁老师一遍又一遍地朗诵,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梁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做动作,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学;梁老师一遍又一遍地纠正,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改正。无限循环地做同样一个动作,但是老师和同学们都没有觉得不耐烦,因为他们相信努力、坚持之后肯定会有收获和惊喜。
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当老师们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初心”社会实践队正在将这一株紫丁香种子种下,在浇灌它们,呵护它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095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