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地记得出发时间点:2018年7月13号下午1点33分。当车轮开始转动,这个故事便开始了。
省略一系列打扫课室整理床铺的细节,更让自己挂心的,是“班主任”这个称号。
本以为是个虚名,没想到自己却认真承担起了这份来自四面八方的责任。一直在担心自己是否可以和小朋友相处下去,毕竟不太会和小朋友聊天,但是还是会有点小兴奋,那个站在讲台上的自己会是怎样。不知道这个已被00后初次称霸的世界,是否还会像我们曾经的童年那样。
对,屁颠屁颠的,就是他们。
大部分黝黑小朋友的脸上,满满的是生活在这里的气息,时不时朗朗上口的家乡话会让你陷入不解之谜。当家乡是当地的一个老师过来与二三年级的学生沟通时,我在他们的神情里,看见的仿佛是:“遇见对的人”。的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共同语言,真的很必要。
虽然一天都没有自己要上的课,却和另一个班主任搭档跟着二三年级学生一起上了一天的课。就不知不觉的,觉得只有跟紧他们了,在自己的视线里,才会觉得安心。就怕离开的那么一刻里,错过了些什么,又或是发生了什么。
翻看手机的相册,这一张张底片,满满的是回忆,那些专属小朋友的童真与无邪。从一开始的害羞拒绝拍照到最后竟然缠着要拿我的手机拍照,他们终究还是敞开了封闭的心。
其实他们真的很喜欢拍照,或许生活在这里的他们很少有机会拍照: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不懂科技,又没有大哥哥大姐姐。一条村里虽都是早已熟络的同龄人,却总感觉少了点东西。有时候觉得这是份悲哀还是庆幸。
还记得和几个小朋友聊天,我问得最多的是放学后谁来接送,家离学校近不近。他们会毫不思索的说:“远,家离学校很远。”
那一刻我很惊讶,我以为过来接受支教的小孩都只是住在附近的,原来他们是“跋山涉水”地来到这里,真的很不容易。除了一些是父母接受,我听到的大多回答是:“爷爷来接送。”不知道怎么的,听到就觉得很幸酸,这几个字的简单回答里,又到底蕴含了多少难以想象的“泪”。
既然是大老远过来,我就更觉得自己要做好,老师们就真的是要教会他们一些东西。那才不会白来,不会辜负了最初的衷心。
不知道明天会怎样,希望一切如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030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