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是个传统的老城。被称为八朝古都的地方自有她的过人之处。可虽说是"古都",在这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是从浓重夜色里升腾出的烟火气:那头对头,尾对尾的小吃摊,片片灯光下迎客的服装店,还有闷热空气里传来的阵阵喧闹……开封就是这样一座接地气的古城。为了了解驻扎在这座古城的"非遗们",在2018年的7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郑州)"情满汴梁,传承非遗"暑期实践团队来到了久负"古都"盛名的开封,找到了相关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去倾听他们与"非遗"的故事。
第一缕芬芳
"以针代笔,以线代色……"李素娜老师微笑着向队员们讲起她的汴绣人生。李老师是汴绣国家级的传承人王素花老师的弟子,她本人则是非遗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的一名成员。
见到李素娜老师时,她穿着一件玫红色改良的中式长褂,斜过去的衣扣以几颗白色珍珠做点缀,看起来精神非常好。在她的家里,随处可见汴绣的身影:汴绣的屏风、墙上的汴绣装饰物、还有抱枕上的绣汴绣片……李老师从小就跟刺绣打交道,如今学习汴绣也学出了20多年的经验。
李老师出生在巩义的一个山村,据她回忆:在她生活的那个年代,家家户户的衣服,手帕,要缝制的物什都是在女人们的手中变出来的。"家家户户都绣。"这是李老师此后学习汴绣的基础。98年毕业后的李老师来到了位于开封的东京工艺美术馆,学了三年的工笔画。李在那里的工作俗称为"抹玻璃":"不画草稿,直接上颜色。"她的绘画功底可见一斑。从美术馆出来后她来到了她的老师——王素花先生的汴绣厂正式学习汴绣。"刺绣用的绣绷、绣架啊,从以前就长这样,一直到现在。工具也还是这几样。"李老师说汴绣所用的针是比绣花针更细的针,所用的线是比毛发更细的蚕丝线:"机绣的线会粗,没手工的精细,灵活。如果是很精细的绣品,机绣就不行了。"那时机绣和十字绣的出现对汴绣或多或少是种冲击。
李老师作为非遗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的成员,积极的帮助、扶持残疾人士,她的学生就是这些人。"很多学生是单独住的,(经济)条件很不好。还有的学生住的地方道路情况非常差,过来学的话很艰难,我就上门去教。"李老师脸上一直带着笑。正是李素娜老师的坚持,才使她的学生们掌握了汴绣,也让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双手改善了生活。
李老师最后告诉队员们:在她跟随老师学习时是“不满意就要拆掉重绣”的认真。而这样的严谨态度大概是使汴绣明亮至今的原因吧。
第二缕芬芳
如果说汴绣是流落至民间复又破茧成蝶的公主,那年画则是在百姓过年的鞭炮声里炸出的热烈小子。传承非遗团队的第二个行程是朱仙镇。朱仙镇是木版年画的产地之一,同时它的年画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年画。
在振兴德木版年画传承馆内,队员们看到了老师傅印制年画的过程:扫颜料,压纸,循环往复。老师傅一边印制一边告诉队员们颜料的熬制过程:植物晒干,掺入石灰,炒制,再晾干,熬煮。师傅自信的说他的颜料不含化学物质:“这样熬出来的颜料怎么样都不会褪色!”当队员们真实处在年画制作的环境中时,当周身环绕的都是老师傅印制好又悬挂出来的年画时,才能知道原来“非遗”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名词解释。它们和人们,就离得这么近。
如果说振兴德的师傅口中的年画是他过下的一个个日子,那任老先生讲述的年画则是他临危受命后硬扛下的数十年的责任——在开封木版年画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更加深化了实践团队对于木版年画认知。
任老先生和所有的老先生们一样,穿的是简单的polo衫,下身是浅色长裤配着条黑色皮带,还有双标配的深色皮鞋。唯一不同的是这位老先生正对着慕名而来的大学生们侃侃而谈着他心爱的年画。在和任老先生的对话中,队员们知道了他的年画人生:老先生毕业于河南大学的艺术学院,在那里,他得到了必需的理论知识。可他不是一开始就会刻板的,他做自己的工作,也开过广告公司……直到80年代初,老先生被调任到开封任年画出版社的副社长,才开始了他对木版年画的研究学习。
为了学习木版年画,他到处跑:"我去全国各地看,济南的也是这样刻,都是这样的。"在初步学习刻板时,老先生说:"……茧子长了很高,疼的要命。它长出来我就揭掉,继续练。"说到这儿,老先生摸了摸手上的老茧。学习木版年画的期间经历了多少困难、艰辛,只有老先生自己知道。
2007年,老先生开设了他的博物馆。这里收录着老先生从各地收集来的年画,比朱仙镇的更加精细,人物神态也更加生动。老先生对自己的藏品很珍惜也很骄傲,当被队员问到:“您最喜欢、印象最深的是哪幅?”时,老先生理所当然的回答:“哪一幅我都喜欢!都是文化工作者的创作!”这就看得出老先生对年画的挚爱了。在和队员的交流过程中,老先生还说到了他初时学习刻人物的胡子的事:"……自己琢磨,观察,看是怎么刻的……顶丝发,倒丝转……"老先生脸上发着光,眼睛也发着光。
到今年8月份就是69岁高龄的任老先生对年画的热爱只增不减。"时间不多了……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沉下心。有所追求就不要放弃!"任老先生多次表达了对新一代年轻人的期望,十分感染人。自称是"年画斗士"的他,立志要与伪"专家"们作斗争,纠正那些年画上的错误,并且要让更多人知道年画的历史,让更多人去学习年画。
第三缕芬芳
官瓷是个如玉的美人儿,历史上的宋徽宗就视她如命。
在任老先生的帮助下,实践团队找到了北宋官瓷传承人张洁光老师的所在地。张老师安排了自己的儿子张聚源先生来为队员们介绍。张聚源先生十分年轻,带着年轻人的活力,他为队员们讲述他的官瓷: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和父亲张洁光一起学习和传承官瓷文化。对于创新,张先生为队员们列举了之前他们生产的官瓷与后来的不同:"以前的官瓷烧制的都是孔子像,做的最多的就是孔子像。这是最早的。后来就多了样式,宗教、摆件、把玩、喝茶的器具……"张先生带队员们去参观了他父亲的收藏和烧制好的一些瓷器后,又耐心的为队员们解答疑惑:颜色的好坏,粉青为上佳;铁足的产生;裂纹的原理……他如数家珍。从官瓷的颜色、官瓷烧制的过程,到各个地方的瓷器不同,他都能讲出一二,队员们也因此有了一些有关于瓷器方面的意外收获。
张先生说他的工作就是围绕着官瓷开展的,并且以后会发展出更多的官瓷衍生产业,官瓷今后的发展形势将愈来愈乐观。非遗文化的传承也将迎来新机遇。
传承人们的话语犹在耳边,河南工业大学(郑州)"情满汴梁,传承非遗"暑期实践团队的非遗之旅也告一段落。然传承非遗的历史使命永不会停歇,新一代的年轻人将把这芬芳送的更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23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