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近一位平凡创业家: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濮阳改革开放四十年调研 作者:魏江涛

清晨的新西村阳光正好,湛蓝的天空还卧着几朵白云,再加上时不时的几声鸟叫,透出一股令人舒爽的乡村气息。此时的张来强像往常一样走在自家的养殖场内,一边和员工亲切地打着招呼,一边查看着猪舍和设备的情况。今天的他已经雇佣了十几名员工,但这个习惯却一直没有变。 作为一个平凡的养殖户,张来强的创业之路可谓是一波三折。纵然经历过各种打击,他却一直坚持着,到今年已经是30年了。他用了30年的时间,走出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7月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濮阳改革开放40年调研团”来到新西村鸿达生态农业养殖有限公司,听张来强讲述他从“白手起家”到“脱贫致富”的艰辛往事。张来强,1968年出生,16岁辍学开始工作。“当时家里条件不好,劳动力少,孩子又多,当时的政策也不允许人们外出去打工,生活所迫,我就在附近的药厂干活。”张来强回忆说。张来强22岁那年,承包了一座药厂,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还结了婚。然而因为药厂之前主要是附近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来干活,后来员工大量流失,药厂就亏损很多。这是他创业路上第一次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专门到山东的莘县去拉民工来药厂干活,因为经营得当,而且对工人们也很好,那一年他赚了近八千元。“在那个年代,这是很大一笔钱了。”张来强对调研团成员说到。 “那您是怎么进入到养殖业的呢?”调研团成员郭轲欣提问说。 “后来我认为养猪这个行业好挣钱,因为人们对猪一年四季都有需求,而且养猪也不会受季节太大的影响,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挣。”张来强耐心的解释说。 “94年我开始养猪,一开始只有八头母猪,但这在当时算是开了先例的,全乡都没有几个人去干这个事情。”在那个年代,做这件事需要很大的勇气。据张来强讲述,1997年他一边养猪一边做一些小买卖。当时他还没有对这件事情很上心,一边做一些倒卖生意,一边养着这八头母猪,然而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的态度。 “99年冬天,八头母猪生下的小猪全部死光了,这件事说实话对我的打击很大,这意味着之前这一年都白干了。”过了近20年,张来强讲起这件事的时候,仍然很沉重。“那时候我真正明白了,要想干,得专一。” 2000年,张来强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养猪这个行业,投资盖了第一间正规猪舍,扩大了养殖规模,虽然之前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可在打算认真经营这个行业以后,他就把母猪的数量提高到了三十头,并且开始雇工人干活,他不管要求工人有多么文化水平,只要是能认真干活的就行。张来强自豪的跟我们说,从他承包药厂开始,这么多年来不管是养猪场条件多么困难,他都没有拖欠过工人的工资,工人有有没有迫切需要都是按期发放,而且工人的福利也在不断提高,工人住的都是两人间,房间里有空调,即使猪场里气味确实很大,但工人宿舍里却没有什么味道,这个住宿条件还是有保证的。“我记得14年的时候,养殖业爆发大规模疫病,当时工人都想着会不会拖欠工资怎样的,但我的厂没有这种情况,工人都正常干活。”张来强接着说道:“猪场一年亏损了三百万元,算是猪场最困难的一年了,不过在政策支持和各方的帮助下总算度过了难关。” “那这些养殖场给当地环境带来什么危害吗?”调研团成员谢祥琛提问说。 “2010年以前,政府对环保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养殖场多建在靠近道路,村庄的地方,以享受便利的水电等基础建设,养殖场的污水随便排放。2011年以后,上级政府出台了关于惩治违法占地的法律法规,禁止企业私占耕地,加大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养殖场的排污一度遭到限制,然而由于濮阳县的实际情况——多数人从事养殖行业,饲养规模发展蒸蒸日上,有关法律法规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养殖场的污染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显著的破坏。2016年以后,国家加大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养殖场的污水按规定不得肆意横流,必须回填加以利用粪便必须全覆盖,不得露天存放。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企业家,养殖场负责人出资兴建了容纳污水6000多立方、2600平方米、2.2米深、约占4亩地的污水池,搭配先进的可循环利用的设备,形成了污水再循环,肥料再利用的生产模式。此外,沼气池和沉淀池等设施也在2016年以后修建完成,养殖场已经能够自己解决生产过程所带来的废物并加以利用。”张来强回答说,“近几年政府很重视生态问题,我们自身也在不断改善。” “如果环境受到了破坏,不仅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也可能会给养殖场带来疾病。”团队成员魏江涛说道。 “对,就是这个道理,发展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虽然我的养殖场规模不大,但这个污水、粪便的处理措施还是很到位的。也算是响应习主席的号召吧。”张来强坚定的说。 从养殖场出来后,团队成员王耀彬感叹道:“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创业家,他没有只想着自己,他心里有员工,有他生活的村子,更懂得的响应政府号召,我觉得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都可以作为一个楷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23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赴开封开展招生宣传

为深化校际合作,吸引优质生源,4月2日,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教学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徐梓滢、新闻传播学教研室主任申琳一行赴开封,先后走访河南省杞县希望高中、开封市通许一高开展…… 徐梓滢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创新传承,青春赋能文化新活力——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贺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4月1日上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贺堤学校,为六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盛宴。青……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推进作风建设,3月27-28日,文法学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交流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为期两天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在读书…… 程潇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贯彻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根基——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教工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 郝鑫蕊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四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会议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2025年3月27日上午,…… 张欣茹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副院长罗艳娟一行赴平顶山学院考察交流

3月26日,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罗艳娟带队,率学院教师代表一行4人赴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考察交流,重点围绕师范专业认证、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创新及实验室建设等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冯莉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文心悦读|探索心灵奇旅,共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为提升同学们的心理素养,培养阅读习惯,打破社交壁垒,实现自我成长,和悦·心语辅导员工作室于3月26日晚7点在综合实验楼520活动室成功举办“文心悦读”文化沙龙。本次活动以经典心理学书……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青协志愿者走进树德外国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小讲堂

为深入贯彻青少年法治教育理念,助力构建平安校园,3月27日下午,青年志愿者协会文法学院分会携手树德外国语小学,为四年级一班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知识小讲堂”主题课堂…… 王玥忻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六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走访校友记录陈兰,毕业于宁波财经学院,经济系14级,毕业后曾任班级文艺委员,宿舍楼长,杭州湾校区图书馆管理员,电脑社团…

最新发布

建工学院“越陌度阡桑榆霞绚”实践团举行走访民政局活动
据建筑工程学院报道,7月20日,越陌度阡桑榆霞绚实践团来到淄博市民政府展开了细致的调研活动。上午8点,实践团先来到淄博市民政局,联系相关人员,经得他们同意后进入其办公室进行访谈。实践团首先问工作人员 …
初见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踏浪扬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重庆市永川区陈食镇蔡茵岩村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淄博灰”问卷进大众--探索·治愈“穹顶之殇”实践团采访第三天
  你曾经受到过“淄博灰”的恩宠吗?说起“淄博灰”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2017年的冬天那伸手不见五指的恐怖雾霾氛围,然而2018年的我们竟然也受到了“淄博蓝”的眷顾。就在人们享受这“淄博蓝”的时候,山 …
响起大喇叭,红色基因传万家 ——河南师大筑梦荒庄调研团乡村广播传红色文化
7月17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聚改革之力,谱荒村新篇”筑梦荒庄调研团走进原阳县韩董庄镇荒庄村村委会广播站,以广播的形式向村民们传播红色文化。…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开展“宿舍安全,你我共防范”主题班会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于艺术楼603教室开展“宿舍安全,你我共防范”主题班会。加强了学院对学生宿舍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增强了同学们的安全防护意识。…
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实践队:笔下色彩飞扬,心中梦想起航
岭南师范学院外语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在下乡的第六天在何屋小学举办了一次有意思的绘画比赛,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用手中的画笔,一笔一划的画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妙的世界…
巢湖学院“青年观察家”记录四十年城乡新变化 探寻新时代 改革新动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改革开放40年来的重大事件、重要地点、重点区域,7月15日至19日,国家级重点团队巢湖学院“青年观察家”改革开放40周年专项调研团师生一行15人,分赴环 …
湖南师大三下乡:让国家奖助走进农村基层
  (通讯员吴慧)7月21日,湖南师大工设院赴永州祁阳县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永州市祁阳县文明铺镇开展了“国家奖助,筑梦飞翔”的国家奖助学金资助宣传活动,由调研组成员彭功成,周巧鸥,吴慧,曾菁在该镇进行了宣 …
一家同路,一路齐心| 屏汉第二天,切身感受革命精神,深入了解客家文化
宣传组讯(通讯员 刘扬威)相距屏汉故居十里,队员们来到佛坳村境内,著名英烈罗屏汉成立的革命委员会旧址就设在其中。为切身感受革命精神,重走革命道路,深入了解客家文化,7月21日凌晨4:30,同路人”三下乡 …
湖师大赴海南陵水实践团走访本号镇军昌村委会
实践队员正与当地村民沟通7月20日下午,湖南师范大学工设院“筑梦海陵”实践团展开对本号镇军昌村委会各村户的调研工作。伴随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社会实践团队员深入军昌村村民家中,与村民进行面对面交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