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益环保行,南航学子在行动
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多少棵林木?过期的食品是否还能作为厨余垃圾回收?大骨棒、牡蛎这些“难腐蚀”垃圾又该怎样分类?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汩汩公益环保团"走进社区,用环保知识为居民排忧解难。
“阿姨,我们不回收旧的干电池。”在团队设立的旧物回收站点上,一位拿着一袋旧电池的阿姨看着海报上的“回收旧电池”满脸疑惑。团队成员赶紧向阿姨解释,生活中需要回收的更多是铅蓄旧电池,而常见的一次性干电池不需要集中处理,并借此向阿姨普及了废旧电池回收的知识。自2003年起,市场上销售的干电池多为低汞或无汞电池,可直接与普通生活垃圾一并扔掉,并且由于现有回收体系的不完善,整体回收还可能导致回收的干电池产生集中污染。
这样冷门的环保知识令人难分难辨,却又往往是生活中大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为让这些生僻的环保知识显得更加生动,“汩汩”实践团队走进社区,通过“猜灯谜”等有趣的互动,向居民们普及环保常识。
将写有环保题目的小纸片贴在绿色叶子的明信片上,来往的社区居民可以随意摘下“叶子”,回答上面的有关问题。如果遇到不懂的知识,团队成员便主动上前讲解,并且团队还开设了自己的公众号“吾边无际”,定期推出不同的环保知识专题。而为了鼓励更多小朋友参与到环保互动中,团队还给参与答题的小朋友准备了糖果奖励。团队成员陈子凡说:“因为有糖果助力,活动也成功吸引了不少的小朋友带着家长主动参与进来。”
记者了解到,除宣传环保知识外,为搞清楚垃圾处理情况和去向,团队还走访了社区、南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轿子山垃圾场,对垃圾分类和处理问题进行实地调研。几天的实地走访团队成员们了解到,目前垃圾处理已采用先发酵再燃烧的方式代替以往直接的燃烧,这不仅仅使成本降低,也能将所得的沉淀用于发电进行二次利用。但尽管垃圾处理变得更科学,队员们还是发现了处理流程中的问题。“目前只有“分类垃圾桶”的设置体现出了垃圾分类,要做到真正的垃圾分类处理还要有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队长罗心韵说。
在社区活动摊位上,团队对居民们的废旧物品进行回收,并联合南航的支教团将这些回收的物品捐给青海、广西、陕西等贫困山区的孩子们。罗心韵介绍到“我们团队名字是“汩汩”,“汩”和“旧”形近,同时也是溪水流动之声,我们希望自己做的事像水流一样,力量小却能带来希望和生机。”
通讯员:任博文
刘媛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25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