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魏德东:一心投入搞农业,功成名就馈于民

来源:大学生网报 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荆晓彤

魏德东,山东省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先后当选为德州市第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和山东省第十次、十一次党代会代表,2018年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魏德东自2008年开始承包土地,建立了临邑县第一家合作社,2013年注册成立德州市首家家庭农场——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其中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为全省首批省级示范农场,富民小麦合作社被评为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省级标准化农产品基地。

秉行铁精神,喜得丰收益

魏德东最初建立合作社时到处碰壁,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甚至在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遭遇水灾冰雹,种植的大面积作物受灾严重,合作社经营一度陷入绝境。“可能因为自己属牛吧,脾气比较犟,自己认准了建立合作社这件事,便下定决心朝这个方向去干。”魏德东借助媒体实时关注合作社信息及市场需求,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逐步完善合作社运营机制。“我相信合作社发展是一个好的趋势,以后的路肯定会越走越宽。”正是由于他的坚持与远见,合作社渐渐步入正轨,社员数量每年递增,获取的收益惠及更广大农民。

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自成立就以服务农民为立足点,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销售产品,促进经营规模化,增收产量,提高效益。富民合作社与多家科研院所和涉农企业有合作项目,为农作物的大田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富民合作社设立了免费的青少年农业培训基地,致力于普及农业基本知识,培养青少年爱农业的热情,使更多青少年回归田野,回归自然。目前共有20多个中小学组建队伍走进农业基地,体验农事活动。

此外,魏德东谈到当前很多合作社是空壳经营,未对农民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建议国家完善合作社法,规范合作社运营模式,真正实现让利于民。

坚持粮食之主体,人大代表为农民

“我早年做过农资经销,发现农民在经营土地时相对分散,缺乏技术理论知识,种植效率不高,也是希望通过合作社这一平台把周围的农民组织起来,集中解决农资采购等问题,降低农民生产成本。”身为人大代表,心系农民民生,魏德东建立合作社的初心便是为农民谋出路、谋利益。

有国才有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魏德东表示自己认真听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讲话,从而更加坚定了经营合作社种粮食的决心。“粮食问题关系到国家安全,如果国家粮食产量受到冲击,那可是个大麻烦,合作社种植粮食的主体模式绝对不能改变。”期间,有很多公司来洽谈蔬菜、花卉、林业等合作经营项目,但是魏德东都婉拒了,对合作社项目种植他有自己的态度和想法,“粮食的价格虽然相对较低,但很稳定,上下波动幅度不会太大;而且,粮食经营周期短,农民获利快,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情况下,不断提高粮食品质,保证农民增收。”同时,他以合作社为平台带动农民做订单农业,统一销售,提高农民收益,彰显了全国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合作双赢,共享成果

魏德东坦言,虽然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运营较为成熟,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紧跟社会步伐,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注入更多新生力量。“在以线上销售为主的营销模式中,合作社计划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农产品,但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人才而未能实施。”魏德东表示能够与高校对口专业深入开展合作交流。一方面,高校学科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学生素质水平较高,能够为富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知识与前沿的科学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富民合作社也将为大学生提供实践与实习机会,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服务社会。

不畏浮云遮望眼,合作经济再求索。魏德东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农民,对农业和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知农,懂农,爱农,是一名真正的三农人。他将继续创新合作社发展模式,活跃农村资源要素,汇集支农兴农力量,促进临邑县乃至山东省的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魏徳东1.jpg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36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师道流芳映杏坛 弦歌未绝启新章

当冬日的暖阳温柔地抚过青砖黛瓦,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的飞檐斗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甲辰年腊月初一,“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教育圣殿的朝圣之心,踏……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曲径踏梦寻师迹,园深怀古悟教

在和煦阳光下,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1月11日,这群怀揣着对母校深厚情感的学子,踏上了探索曲阜师范大学校内教师博物馆的旅…… 卢奕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踏沪访贤七秩路,情系曲园传薪

在曲阜师范大学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之际,为了探寻校友们的奋斗足迹,传承曲园精神,曲阜师范大学校友会“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实践队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1月13日与曲阜师范大学上…… 马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沪上访谈叙校情,七秩曲园谱新篇

在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的喜庆时刻,“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带着对校友的关切与对校史传承的使命,踏上了前往上海的征程,于2025年1月11日上午,拜访了曲阜师范大学上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孔博古韵入心怀,儒风暖意拂面来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孔子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交流研讨、宣传推广等形式,深入探寻儒家文……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探儒韵千年 扬曲园新风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曲阜师范大学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精神,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赴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校报为笺书校谊,实践作笔绘情长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化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紧密联系,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在校友之家开展了一项颇具…… 王晶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溯华夏文脉,悟圣哲光辉

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走进孔子博物馆,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朝圣之旅。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对儒家文化的敬仰,追寻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根源,品鉴…… 韩明辰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

以普通话为帆,推动社会发展之舟(通讯员:姜戈翠)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言启星芒”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踏入了山东省聊城市东…

最新发布

数理学院三下乡之“宪法、监察法知识讲座”
2018年7月18日,为了给小朋友们讲解更多关于国家方面的知识,志愿者们一大早就赶到了去支教的小学进行宪法宣传和监察法的知识讲座,数理学院老师和三下乡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志愿者们在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之后 …
长医学子三下乡,文家屯里义诊忙
  热闹的村民活动中心 2018年7月22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宏模镇的清晨,又是长沙医学院耆乐无穷团队支医组定点义诊新的一天。  此次定点地点位于文家屯村村民活动中心——距离四合村大概步行四 …
人才的摇篮,国家的未来
  新的一天,新的开始。在这一路的美景相伴之下,我们又路过了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的延津县初级中学,上次在高中被学生们的斗志洗礼后,我们决定再到这所初中进行考察,宣传。抵达之后,我们先是对学校的环境进 …
学生的懂事是老师的骄傲
学生变乖了…
普法,我们在继续努力
  2018年7月22日,一早我们一行人来到龙子湖公园开始新一天的依法治国的宣讲活动。昨天晚上我们整个小组讨论了我们前两天的不足之处,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并决定按照昨天好的发展方向继续深入。我们早上来的比较 …
工匠精神,你我传承
2018年7月21号,我们小组前往笪桥镇镇上走访,主要调查方向为以化州糖水为代表所展现的工匠精神。下午在学校吃过午饭,我们就搭公交来到了镇上,镇上挺热闹的,有点乡间小集的韵味,我们一直在路上找糖水店,发现 …
探万达访吾悦,寻家训传家风
7月19日下午两点半,衢州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第三分队从学校出发,分成两个小组分别到达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站——万达广场与吾悦广场。炎炎夏日,队员热情丝毫不减,利用乘坐公交车的时间,与乘客亲切交流 …
虽分别在即,但未来可期
放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
2018年7月21日星期六,依旧是特殊而又充满阳光的一天。第二课堂的小老师们依旧认真提前准备好上课的内容,当天下午带领大家学习第二课堂中的各科知识。…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追忆红色队”赴林州市石板岩镇郭家庄村———传中国精神 共赴修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一座永恒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传承和弘扬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