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水中大熊猫”,江豚的数量近年来已经缩减为一千头左右,相较于真正的熊猫,江豚的数量更为稀少,而人们对江豚却所知甚少。为调查江豚生存现状、人们对江豚的了解程度以及渔民转产转业政策的实施情况,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芜湖市“博爱·江淮环保行”护豚实践团队来到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黑沙洲展开调研活动。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了解江豚生存现状和人们对江豚及保护江豚的关注程度,更好地向人们普及环保知识。
有备而来,护豚实践不惧艰难
活动前一天,为了队员们在实践期间能够更好的完成实践任务,队长聂菁菁带领队员们在生科院会议室召开会议,“我们的活动范围要跟江边保持一定距离,当地有‘禁止游泳’的标识,江边的草下情况不明确的地方不要走,注意安全。”队长仔细地和队员交代安全事项,她说江边情况复杂,身为队长应该首先确保队员们的安全。
黑沙洲当地交通不甚方便,从芜湖市区出发要先乘车到达江边后再乘轮渡才能到达,“这天说不热是假的,坐在车上就感觉整个人都已经蔫了,但是下了车,坐在通往黑沙洲的轮渡上看着蓝天白云下江水滚滚,这一刻我觉得我又充满了力气,好像离江豚更近了一点。”团队成员几经碾转抵达黑沙洲后一位队员擦了擦脸上的汗说道。
人多力量大,护豚需要更多人参与
“江豚,我看到过,我们这里的人都见过。在四五月份的时候最容易看到。”这里的村民这样说。“那见到的江豚大概有多少只?”队员一边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记录一边问道。“这...这我还真的不太清楚,没怎么关注。”村民挠了挠头,有一点不好意思。据了解,黑沙洲的村民基本上都见过江豚,仅知道江豚现存数量的不多,却对江豚数量少于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现状并不了解。
护豚实践团队在前进到江边时见到停留着的废弃船只。队员们向周边居民打听后得知,那是一艘废弃的挖沙船。“这挖沙船几年前就废弃了,太旧了。”村民想了想,“这里的捞沙船都只是路过,并不是在黑沙洲进行挖沙。我们黑沙洲这里是禁止挖沙的。”“去年科考队来用声呐探测到这里的江豚有4、50头。我们也经常看到江豚,大多数是2头或几头成群。”村民对成员说这里的江豚很多,当问到有没有渔民捕鱼时,村民说,“现在做渔民的都很少,政府政策让渔民上岸。但是还是会有人偷偷捕鱼,像早上五六点钟附近的菜市场上卖的鱼都是电网捕捞的,市区的大饭店、大酒店的鱼也都是这江里的。”从村民的话中,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当地政府为保护长江生态鼓励渔民上岸,同时私下依旧存在的电网捕鱼现象很有可能会误伤江豚,对江豚的活动产生影响。“这里每天都有巡逻船在江上巡逻,不让捕鱼,希望能保护到江豚吧。”爷爷带着点口音的话中透露出对江豚保护的支持。
保护环境,守护“长江女神”的微笑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长江不仅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也是江豚最后的避难所。生态的破坏,会导致动物的家园被摧毁,人类最终也难逃厄运。对环境保护的呼吁,是作为高等动物人的反思和阻止悲剧的酿成。
通过调研,队员发现江边居民对江豚了解程度一般,缺少对江豚本身价值及如何保护江豚具体措施的系统了解。人类活动影响着生态环境,环保护豚行动刻不容缓。“虽然当地有些关于保护环境、保护江豚的宣传标语,但是周边居民对江豚好像都不怎么关注,这种保护意识还不够强。”队长表示要向从离江豚最近的人们宣传保护江豚开始,守护“长江女神”的微笑也要从身边做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38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