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学子走进江兜村,体验葡萄加工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福建农林大学暑期三下乡“赴宁德市福安市尊老爱幼”实践队于2018年7月17日奔赴福安市赛岐镇江兜村进行葡萄种植加工的考察。
早上八点,实践队抵达江兜,并对江兜加工地附近的葡萄种植情况进行调查。在江兜造船厂周边,有占地面积近八万亩的葡萄种植田,据加工负责人表示,江兜距离当地火电厂较远,空气质量好,十分适宜种植葡萄,当地葡萄粒径大,甜度高,亩产可达4000斤。此后,实践队队员在周边的地里考察葡萄种植的环境,并采摘葡萄,随后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体验了葡萄加工的过程。加工过程分为拼装纸箱,将葡萄套袋,装箱,称量,检查五个步骤,待冷链运输车到来后,队员们与加工负责人一起将装箱后的葡萄清点装车。
据了解,当地的葡萄种植已经有数十年,而村民们参与葡萄加工也已数十年,在这数十年中,随着科技的发展,葡萄产业技术也在不断改良,目前,在江兜村,网路销售已经基本替代传统销售渠道,当地村民还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一品”,现在,该品牌已经是遍布福建的大街小巷。加工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产品都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改良,从葡萄种粒直径,亩产到包装设计,均为严格把控,连包装葡萄的箱子,都是自己设计并不断改良。在过去五年中,团队已将一个简单的纸箱依照不同储存方式、成本、重量、透气性等指标进行设计,改装近百次,如今这样一个装葡萄的纸箱,由五层不同的纸板以浆糊粘贴而成,其上有四个通风孔和和五厘米的展示空隙,抗压能力强,质量轻,印刷效果好。实践队队员也积极参与了村民加工装箱的工作中,亲身体会加工的流程,并和负责人讨论葡萄的销路问题,全面学习加工事项。
在过去的江兜村,传统果农走街串巷的叫卖,许多葡萄卖不出去烂在田中或者采摘后无销路烂在篮子里,而新兴的网路销售与品牌效应打破了传统的销售形式,将葡萄经过软加工变成盒装商品,大大拓宽了销售渠道,并通过严格把持果品质量,再通过冷链运输运往全国各地,使得当地葡萄产业产值连年上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49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