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所具有各种优良特性,不仅在历史上拥有辉煌的过去,也在时代当下继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最好的精神养料。我们在大学校园里学习的同时,仍需不忘文化传承和身心修养,在茶叶的清香中感受生命的底蕴,在清水的浸润里慢慢放下躁动的内心,拿起一杯茶,在清香中陶醉。为学习传播中华茶文化,我们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河南信阳实地探索。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茶的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密切相关。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今浉河区、平桥区一带)。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
信阳市博物馆茶展区,带给我们美的体验。7月13日我们“茶香四溢人自清,追源融新得其宗”社会实践小队正式开始活动,学习茶叶的古今发展变化历史,感受茶与华夏文明血脉相连。筛选,杀青,理条,初烘,精选,存放,这古老而又纯朴的制茶工序是古人们劳动智慧的结晶。接着我们到达信阳市政府大楼,找到信阳市团委办公室和浉河区团委办公室,取得三下乡活动组织上的联系,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我们茶文化实践团队,为下一步活动推荐安排方向,给了我们莫大的支持和帮助。
市团委的联系下,7月14日我们来到了信阳市一家极具格调的茶馆“半盏茶事”,店主十分热情地给我们请来了专业从事茶教育的老师。老师把泡茶之理和为人之道理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受益匪浅。一个下午,我们共品尝了岩茶,信阳毛尖,普洱熟茶,普洱生茶,红茶五种好茶。每种茶都有自己独特的口感,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茶之所以口感不同,是因为茶叶本身所处的地理环境,日照温度时间,以及采摘的季节和泡茶水的水质都各不相同。通过今天的实践活动,我们学习和感悟了很多,感谢半盏茶事让我们对茶,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具有江南水乡风韵、有"茶王之乡"美誉的浉河港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西南部,地处风景秀浉河港区位丽的南湾湖畔上游,7月15日我们"茶香四溢人自清,追源融新得其宗"社会实践小队乘坐大巴来到了浉河港茶场,深入了解茶的制作和茶植物本身的生长。来到白庙村,我们采访了浉河港居委会会长兼何景明公司经理何世阳,在他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制茶工艺的繁琐、艰难以及制茶人员的辛苦,中国传统茶产业链需要创新,需要年轻一代人的参与和关注和爱茶人士的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河南的信阳毛尖有更强的影响力,发展的更好。
下午,我们亲自体验了采摘这项工艺,我们小队爬上了茶山,见到了茶树,采摘了茶叶。采摘、日光萎凋、炒青、揉捻、团揉、渥堆、干燥、紧压、蒸、压、放,每一步都融入了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虽然夏茶并不是信阳毛尖的主要生产时间段,但山上的茶整齐有序,白云点缀蓝天,山脚下的浉河水清澈而又充满生机。带上采茶帽,走上茶山,感受叶脉在指尖流动。望向远处,阳光照耀下的茶山,染上一层光晕,给人以美的享受。
7月16日上午团队到达文新茶叶科技园,受到了热情接待。店长将文新公司的简要发展史,公司老总创业经历都给我们娓娓道来。下午公司总监杨留青书记亲自接待了我们,带领我们参观科技园。他为我们讲述企业文化和公司如何带动信阳毛尖产业链的积极发展,令我们深入了解文新创始人创业史和文新发展史,其间种种无不传递出创新与实干精神。
在杨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公司的车间和研发、检测工作室等。我们在展厅观看了有关茶发展的视频,伴随着茶歌还有央视的大型广告,我们切实体味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地被感染。
社会实践活动最后一天,我们到达董家河睡仙桥。那里即将建成茶文化旅游示范村,在浉河区团委的介绍下,我们社会实践团队有幸在它的博物馆与文化馆未完全开放之时进行参观学习。博物馆以图文和人物模型的形式将茶知识生动地展现出来,收集陈列古老的茶用具。文化馆又为我们展示出了茶的高雅性,清流激湍就以古琴与茗,自有一番风韵。睡仙桥风景优美秀丽,沿途的茶山在没有受到污染的情况下静静地沉睡着,等待来年清明谷雨的热闹非凡。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整个团队收获颇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给我们以精神上的洗礼。但其在当代青少年人群中又出现逐渐消亡状态,值得我们重视与深思。为茶文化的传承宣传,我们仍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570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