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琴海暖阳”赴太阳村支教调研队实践总结

来源: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琴海暖阳

太阳村,一个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非政府慈善组织 , 对服刑人员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开展特殊教育、心理辅导、权益保护及职业培训,为这一弱势特殊群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关注太阳村,关爱特殊群体孩子,我们在行动。

7月12日至21日,中国海洋大学“琴海暖阳”支教调研队于北京太阳村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为太阳村自身建设、太阳村孩子们的学习成长,做出了突出努力。

1.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琴海暖阳”赴太阳村支教调研队合照_meitu_4.jpg

琴海暖阳,爱心启航

太阳村为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子提供了绝佳的平台,让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公益,融入公益。支教调研队队员们参与太阳村的各类活动,融入太阳村的生活,与太阳村建立了深刻的友谊。

今年是中海大“琴海暖阳”支教调研队第二年来到北京太阳村,正式建立起了中国海洋大学驻北京太阳村社会实践基地,太阳村创始人张淑琴张奶奶出席了挂牌仪式。

图片7_meitu_6.jpg

队员们融入太阳村的日常体力及厨房劳动。清晨五点,队员们便早起进行劳作,为太阳村修整道路,清除道路杂草。队员们去厨房进行帮厨做包子,参与午餐准备择菜擀皮到包的全过程。劳作的过程中队员们迅速和太阳村融为一体。“新的一天从劳作开始,更能懂得生命的意义。”太阳村李老师如是说。

图片2_meitu_1.jpg

实践期间正逢太阳村"吃苦夏令营"开营,张奶奶亲临开营现场,并呼吁大学生展现自我风采。一位连续参加了两年夏令营的学员写道:"太阳村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因为它像太阳一样温暖。"开营仪式中,队员们还与夏令营成员来了一场精彩互动,感受到了太阳村的温暖真情。

图片5_meitu_4.jpg

琴海暖阳,循循教诲

队员们给孩子们进行功课辅导,对孩子们的学习水平进行观察与分析。大部分孩子能够自觉认真写功课,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少部分孩子在写功课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习缺乏兴趣与耐心,这些孩子需要更多志愿者的引导与耐心。

图片4_meitu_3.jpg

了解孩子们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后,支教调研队员给孩子们开设了数学加减乘除运算课,拼音基础拼读课,基础汉字听写课等基础课程,进一步加强孩子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孩子们对以后深远学习打下基础。

7.支教调研队员给孩子们授课_meitu_1.jpg

琴海暖阳,观往知来

首先,队员们与张奶奶进行了深入访谈。最底层、最苦的生活经历与贫民思想让张奶奶发现了一群处于法律边缘处的孩子。国家政策并没有过多照料这群身份特殊的孩子,涉及他们的法律只有“服刑人员不能带子女入狱”的严格规定。在此情况下,张奶奶创办了太阳村。太阳村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全国共有九个,给这些孩子创造了温暖港湾,改善了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张奶奶提到,太阳村负责集中照料孩子,让孩子们汇入当地学校,不与外界隔离开,不做"麻烦村";太阳村设立的重要目的是为了转变社会歧视服刑人员子女的观念,社会对孩子们的帮扶不能等待,阳光应照亮每位孩子的心灵。

8.张奶奶与调研队员进行访谈_meitu_2.jpg

接着,队员们与太阳村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谈话。太阳村除了支持孩子们的常规教育,还会为孩子开设一些兴趣特长类辅导班,如二胡课、篮球课等,以培养和发展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这里的孩子们来自全国各地,由于之前受到的教育与当前在北京受到的教育颇有不同,当下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十分严重。有些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和承担不起北京高额的食宿费,会回到原籍地读高中或放弃读高中选择职业学校。有的孩子因不想返回原籍地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也只有一小部分人能考上大学。

图片3_meitu_2.jpg

太阳村队员们还与一些爱心人士进行了访谈。他们表示,首先会关注的是孩子的温饱和生活质量问题,其次才是孩子的教育。他们将持续关注太阳村的孩子,也会注意和帮助解决他们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帮助这些孩子们,队员们走访了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与麻雀基金创始人沈世德先生以及北师大教育学部解老师等专家学者就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及太阳村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刻的交流,获得了许多教育和心理方面的建议。同时队员们随机访问了近百位当地市民,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反馈。

mei'tu10.支教调研队员与麻雀基金创始人沈世德先生交流.jpg

琴海暖阳,播撒阳光

“琴海暖阳”调研队时刻牢记自己的调研目标,调查太阳村孩子受教育现状,着力解决太阳村孩子知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为此做出不懈努力。此次支教调研活动充实而又圆满,给太阳村带去了温暖和关怀,真切助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支教调研队员们的努力,真正践行了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大学生三下乡精神。太阳村也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来照亮这些孩子们未来的天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57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河北大学团队:聚焦农村老人社会参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河北大学团队:聚焦农村老人社会参与,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为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25年3月2日至2025年3月15日,来自河北大学的一支大学生团队深入河北省保定市…… 蔡燕虹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最好的开始--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支教团已在路上
  7月22日,是支教队伍正式教学的第一天。第一天,不仅对于同学们充满了新鲜感,也对队员刘浩雯来说是全新的开端,同时也意味着要时刻做好面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  早上6:20,在大家一起洗漱声中,新的一天 …
河南师范大学:莘莘学子共赴柳湾,同心协力克贫攻坚
霍姆林斯基曾言:“对人来说,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7月11日-17日,河南师范大学“情系柳湾,助力脱贫”社工反贫困专项服务团一行人前往辉县市吴村镇柳湾村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
趣味支教,爱洒童心
2018年7月17日,是“七彩爱行筑梦舟”实践队在河南省长葛市辛庄民族学校支教的第九天。在这一天,实践队员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趣味素质拓展活动,使孩子们在趣味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湖北民院地膜小队走访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汪营镇苏家桥村 中国烟草回收点
队员与中国烟草回收点负责人合影 大学生网报 通讯员 张周窈 摄本网讯(通讯员 张周窈)为了全面的了解烟草种植过程中地膜的使用及残留情况。7月20日,湖北民族学院恩施地区地膜的使用及残留情况 …
红色教育深入汝城之国旗心中飘扬
支教组的小老师们期待着,当五星红旗再次在他们面前徐徐升起时,这群小朋友能够想起“情暖三湘”这些可爱的小老师们,能想起这样一堂课,能够记起正在飘扬的旗帜代表的意义,也希望他们能够努力学习,为社会做贡献,造福全中国。…
向往支教生活的第一天--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
  7月22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开始了支教生活的第一天。  经过一晚上的休整,团员们都充分得到了休息,精神饱满的迎接崭新的一天。在7:30就已经有学生陆续来到了学校, …
虚拟世界,未来可期
本网讯(计信学院 谢琪琦 姚曹)早晨八点半,一群身着蓝色队服的大学生骑着单车,迎着七月的暖风,前往实践地点,开始新一天的VR场景制作。VR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计算设备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 …
朗朗读书声,恰是少年时--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支教团扬帆起航
  7月22日,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迎着郓城清晨的朝阳,满怀着热情开始了支教第二天活动的准备工作。  团员张金慧把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又进行一遍检查和审核,积极准备五 …
【暑期社会实践专题】问卷调查之大学生心中的IT
在走访了苏嵌、云思和万和三家教育公司后,对于IT行业都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于是,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活动的第七天,选择了对IT专业的大学生做一个问卷调查。在7月21日,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选择了对于南 …
甜蜜的鼓励,天使的笑容--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让爱传递”支教团已在路上
  今天是青岛科技大学赴郓城武安镇华营村“让爱传递”教育关爱实践团正式开始教学的第二天,团员们天刚亮都已起床,满怀憧憬与热情的开始准备一天的教学。  早上7:00,团员们一起去食堂吃了梁阿姨做的面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