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农学子走进凤翔六营村——泥塑村
文/余金蔚汪青霞图/徐香君
为了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体会手工艺术的魅力。7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社会实践调研队赴陕西省凤翔县的六营村——泥塑村,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暑假社会实践交流,一方面宣传凤翔泥塑,另一方面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此次交流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凤翔泥塑始于明太祖时期。由于造型夸张简拙,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朴实厚重,它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民间工艺品,凤翔县城关镇六营村便是其主要生产基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以及政府扶持、专业人士介入及民间艺人的革新,凤翔泥塑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产品。
调研当天,队员们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小组以走访泥塑村居民的形式,向当地居民了解到泥塑的历史来源、制作过程、发展现状和传承形式。小组成员寻访了泥塑工艺老艺人胡深——凤翔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老先生已有88岁高龄,从事这份职业也已经有60多个年头。他的泥塑作品曾被国家邮局总局选为生肖邮票图案,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接触的民间艺术家。同时小组还寻访了胡深老师的女儿胡小红,胡小红老师的作品明显更加超越传统,增加了更多新的元素和风格。小组了解到胡小红老师将会继续大力创新设计更多新颖的泥塑造型,使民间泥塑文化得到继续传承,发扬光大。

在寻访了解的过程中,小组成员还有幸亲自参与到泥塑的简单制造中,亲手体验勾线上色等步骤。勾线对握笔,下笔的准确度要求很高,同学们也在很认真的学习。同时,还有一些外来的游客,也走进泥塑村,自己动手绘制泥塑。

经过几个小时的调研,小组成员们深深的被这里风土文化所吸引。活动接近尾声,小组全体成员和胡深老先生和胡小红老师合照留恋。最后一个队员感叹道:“凤翔泥塑很美,更美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热爱,这份美丽值得世代相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58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4月13日下午,由福州大学保卫部(人武部)联合福州市公安局上街(高新区)分局主办、福州大学学生自律委员会承办的国家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旗山校区生活一区开展。人文学院“青马工程”大……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4月13日,人文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师生座谈交流会于铜盘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活动室顺利召开。院党委书记刘玮、院党委副书记赵燕松、团委书记齐朝阳、辅导员谢婉婷出席座谈会,2024级本科生……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4月13日上午,福州大学第一届开耕节启动仪式于铜盘校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成功举办。本次开耕节以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提升劳动育人的……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青春福建奋勇争先”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宣讲成果展示活动在福州举行。我院钟路珂、赖晶晶两位同学受邀参与现场展示,展现福大人文学子风采!校保卫……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4月3日上午,泰国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率师生交流团到访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文化交流展开深入讨论,推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迈向新台阶。本次交……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4月9日下午,春风和煦,阳光正好,团省委副书记张阿峰率领团省委学校部负责人一行,满怀着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热切关注,踏入了充满学术氛围的人文学院,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调研活动。学院……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青春”为主题的主持人大赛。文化底蕴展示环节中,选手们化身……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
福大人文记者团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