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2日,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赴湘潭县石鼓镇暑期社会调研团从学校出发来到了素有“湘潭西藏”之称的湘潭县石鼓镇,穿梭在这有着秀美南国田园风光,深厚文化底蕴的边陲小镇,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为主要调研内容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戴望舒先生的这首小诗,勾引着调研团队成员所有人对油纸伞的期待与石鼓镇的向往。今天上午十点半,调研团队成功到达了石鼓镇,中午稍作修整后,全体成员带着激情与无限活力开始了我们的文化调研实践活动。
手工制作的油纸伞,是湘潭县石鼓镇的地方名产,宋元朝代已经开始出名,清代更是鼎盛,种类有自制的小花伞、打棚伞、油布伞等,仿制的有菲菲伞等。油纸伞,顾名思义,是以竹制骨架在纸上涂以油脂或者桐油,用以遮雨或防阳的中国传统雨伞,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自汉代产纸工艺发展成熟后,油纸伞逐渐成为古时人们雨天出行的主要避雨工具,到宋朝时期油纸伞已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普遍用品。根据了解,石鼓镇的制伞工艺是明朝洪武年间由江西匠人传入的,油纸伞在当地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受到西方尼龙钢架伞的冲击,我国油纸伞生产工业一度萧条。进入新时期后,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兴起,人们观念的转变,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传统石鼓油纸伞积极向旅游伞、工艺伞、装饰伞转型,纸质伞如雨后逢春,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调研团队第一天通过走访当地村民,大概了解石鼓镇油纸伞生产的状况以及工作环境,主要由家庭小作坊为主,纯手工制作,从业者主要是中老年人群,少部分为工厂流水线工作,生产能力较低,但是前景很广,当地以周汉宇、赵文超、朱宏伟等为代表的群众也在努力为将油纸伞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断努力,石鼓镇政府更是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挖掘石鼓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油纸伞制作工艺。
调研团队全体成员会牢记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承前继后,学习“十九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努力做好石鼓镇传统文化的调研工作,为石鼓镇油纸伞制作工艺、青山•石鼓唢呐艺术、石鼓“鼓”文化保护和发展做好宣传工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58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