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赴青州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情况
2018年7月22日,交通学院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调研团队来到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青州市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的职责:一、制定全市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及实施保护措施,组织、发掘、整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向上级申报。二、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三、进行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团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调研人员向管理人员询问相关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近年来,青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一三五”模式入选首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政府买单,百姓受益”青州开创非遗惠民新模式和“文旅结合、传保并重——青州开创‘1234’非遗与旅游融合新模式”被评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大亮点工作。政府还修建了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传习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建立健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立了非物质文化展演艺术团。
在传承方面,深化人才传承。鼓励所有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收徒传艺。成立青州花毽综合传习中心、传统音乐综合传习中心、红丝砚制作技艺综合传习中心等40个非遗传习所,不定期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激励非遗传承人多收徒传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创造性地进行非遗教育教学,形成了“五步三段”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教学新模式。成立非遗名师工作室,承担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学校的传承任务;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与任课教师结对子,形成了“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构建了“行动引领+传承人授课+校本教材”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
可以说是,山东青州是非遗保护传承“县域样本”。
尽管青州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但非遗的传承现状仍然很严峻,比如一些不是很出名的县级非遗或是还没有申请上非遗的一些古老精湛的技艺等等只是家传,不传外人,这种情况就很是让人担忧。再就是通过传习所传承的方式只局限于青州,不能很好地覆盖到全国各地。
管理人员与我们的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59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