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南师范大学旅游人走进华阴老腔之旅:华阴老腔一声吼,铮铮骨气永不灭

来源:大学生网报 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郑子枫 张琪 彭莎

1.jpg

调研团成员与党安华合影

近年来,华阴老腔在华阴市文广局业务股长兼老腔保护中心主任党安华的领导下,逐渐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特别是在2006年华阴老腔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和在2016年的春晚亮相之后,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与关注。

2013年,国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华阴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黄金段”的靠近地区,其旅游业和本土民俗文化项目也因此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今年7月中旬,为了探究华阴老腔在2016年春晚曝红后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由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7名学生组成的“华阴老腔暑期调研团”来到了陕西省华阴市对华阴老腔进行了实地调查。此次调研主要从旅游视角下探究华阴老腔所面临的旅游发展机遇和存在问题,调查重点包括华阴老腔及其代表传承人,调查对象涵盖推动华阴老腔“走出去”的相关者及其利益相关者。

调研团发放问卷.jpg

调研团成员发放问卷

老腔的改革与传承

7月19日“华阴老腔暑期调研团”来到了陕西省华阴老腔保护中心,采访了华阴市文广局业务股长兼老腔保护中心主任党安华。

调研团采访党安华.jpg

调研团成员采访党安华

从2001年起,党安华大胆尝试,把老腔皮影戏封闭式的艺术表现形式改为开放式表现形式,由原来的老腔皮影戏闻其声不见其人,改为闻其声观其人,使华阴老腔从此走出幕后,走向台前。

“最初老腔艺人们故步自封,追求一板一眼,改革不易,创新难行,但是改革势在必行,也需要成效显著。”接受采访时党安华如是说道。

据了解,过去的那种皮影戏主要为三国演义、封神榜等古典戏,音乐慢,旋律简单,招式重复,以致渐渐地失去了观众。现今老腔的艺术表现形式经过党安华的领导改革创新后,以展现人性的力量为主题,更适应与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更易与当代人的思想产生共鸣。改革创新后的老腔更是受到国家和媒体的高度赞誉,这一里程碑式的艺术创新使得濒临灭绝的华阴老腔从此有了新的生机。

生机并不代表转机,即使老腔火了仍掩盖不了它奄奄一息的现状。如今,学老腔的人不多,懂老腔的更少。地方政府没有专项政策扶持,剧团老人慢慢心有余而力不足,学习老腔的人大多半途而废,老腔所追求的艺术性与华阴游客所需要的娱乐性相冲突,甚至老腔起源地都难以掀起老腔热。

华阴老腔保护中心老腔表演剧团中的十一人是如今仅存的华阴老腔真正传承人。他们在各地的演出是我们看到纯正的现场老腔表演的唯一途径,为了更好地传承老腔技艺,他们特在双泉村老腔传承中心和渭南师范学院设立课程去传承老腔。

一声老腔,一生老腔

7月20日,调研团来到了双泉村华阴老腔传承基地,观赏了由2016年春晚原班人马——华阴老腔传承人张喜民一行十一位艺人主演的演出,随后并前去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王振中和张喜民。

老腔被称为“中国古代的摇滚”,有着超强的爆发力,充满原生态的震撼美:自家的板凳、自制的琴弦、一块惊堂木、口耳相传了千年的唱词唱腔,接地气又独一无二。

华山-31.jpg

张喜民在弹奏乐器

华山-39.jpg

老腔艺人们在台上

此次演出一共有四幕:《关中古歌》、《劝孝歌》、《十样景》(打击乐)、《三英战吕布》(皮影戏)。台上,张喜民和其他艺人们表情丰富,充满激情,手中的乐器更是独具特色。在《十样景》一幕中,一人突然站起来,一手持惊堂木,一手持长板凳,用惊堂木猛烈敲击板凳,发出了节奏鲜明、古朴清脆的巨响,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听觉冲击。

华山-38.jpg

《三英战吕布》皮影戏

王振中,人称“白毛”,为华阴老腔界的泰斗。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艺人,一生跌宕起伏,但不管是文革十年的批斗抑或是各种奖项的斩获,终究离不开华阴老腔。谈及学习老腔的初衷,他说是兴趣使然,十多岁就开始了老腔生涯,每日练习,直至九十高龄。他说,老腔学习不易,努力要之,资质也要之。但他对待每一位上门求学的人皆一视同仁,免费教学,做到了桃李满天下。

王振中在家中

调研团成员采访王振中

在张喜民家中,调研团发现,他的小院与村里乡亲无二致,只是门头上挂着“老腔世家”的牌子标明他的独特身份,多的也只是几块他个人介绍和与其他名人合影的牌子。张喜民无论从相貌还是穿着上,他都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关中农民,一口醇厚的方言,笑起来颧骨突出,额上堆满纹路。

“一上台,一张口,身不由己就开始了,但表情和表现都很自然。”张喜民笑着分享了自己表演的经历。“他们听不懂唱的啥,但他们可能懂音乐,他们爱看,每次都要谢三次幕才能结束。”张喜民所在的老腔剧团自05年起就走向全国,09年起就出了国门,登上过春晚的舞台,也曾去过美国和德国。

调研团成员和张喜民合影

张喜民在家中

作为华阴老腔如今少有的传承人,张喜民与我们畅谈了老腔的发展与传承问题。老腔从皮影中剥离,虽然经历过几次失败,可终是遇上了林兆华排演《白鹿原》的契机,登上了话剧舞台,也得到了和谭维维合作的机会,通过春晚让更多人看到它,听到它。

王振中,虽已老迈龙钟,沉寂在家,但是对于前来上门求学的人仍然热情招待,倾囊相授;张喜民,带着“喜民班”四处演出,让更多的人领略到老腔的魅力。两位传承者一生都和华阴老腔脱不了关系,一生都在致力于推广华阴老腔,为老腔的传承和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窘境:如何继承和发展?

谈到继承问题上,王振中和张喜民异口同声地说道:“学习老腔的年轻人太少了。”

王振中表示,老腔与皮影戏本为一体,如今与皮影戏分离,它的精髓已失去了十之三四。就华阴老腔的传承人来说,现在学习老腔的年轻人太少了,学习老腔的人也大多只是浅尝辄止,并未学到老腔之魂。老腔受到关注但却缺少传承,拥有热度但却难以触及其深度,“奄奄一息”便是对现今老腔的确切描述。

而张喜民说道,老腔发展不易,老腔传承更是艰难。就传人而言,尽管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现在也难以吸引青年传人。他现在的弟子大多数都是五十多岁,当中仅有一人能唱皮影和舞台。

目前愿意学习老腔的人已经越来越少,而且去学习的大多数都是五六十岁的当地农民为主,他们学习也只是为了消遣一下时间,而愿意学习老腔的年轻人就少之又少。据悉,学习老腔是完全免费的,甚至会有补贴,但始终前来学习的年轻人寥寥无几。年轻人们疏远老腔艺术,往往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衡量,学习老腔的话对自己的未来附上了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目前活跃在舞台上的华阴老腔艺人特别是骨干成员平均年龄都已五十多岁,甚至有些艺人已年逾古稀。

除此之外,华阴老腔的市场运行机制不太完善。就算在华阴当地,调研团也很难找到一处所谓固定的场地供华阴老腔的演出,即使是当地居民想在平时空闲时间看一场演出也十分困难。另外,近年来,华阴老腔虽然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却时刻面临着远离人们群众的风险,而且某些老腔表演进行商业演出的价格越来越高,导致多数群众望而退却,很难真正欣赏到真正演出的老腔。

华山-47.jpg

调研团成员与老腔艺人们合影

展望:为老腔呐喊!

华阴老腔在台上的一声吼给台下的观众带来了叹为观止的生命力,让台下的观众感受、关中地区老百姓们最朴素的生活态度,从艺术中感受人性的张力,做到领略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作为台下的年轻人,也需要为华阴老腔这份热血去呐喊。要想继续保持着华阴老腔的生机,作为后辈的年轻人,应该肩负使命,勇担责任,宣传华阴老腔,努力扩大华阴老腔的知名度;注重注入新青年的新血液,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建立演出场所,增加居民对华阴老腔的认同感,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另外,要注重对华阴老腔老艺人们的关怀,适当提高他们的曝光率,借此展现华阴老腔的魅力,提高其知名度。

就华阴老腔目前所遇到的问题,调研团清楚认识到,对于华阴老腔的保护、传承以及未来的发展,不仅仅需要各方去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同时还应该培养出人们对老腔艺术所秉持的热情。有了这份热情,人们才会想方设法地去保护和继承老腔应有的魅力,从而保证华阴老腔这一丰富的戏曲艺术文化持续流传下去,成为我国戏曲文化当中的一颗明珠。虽然华阴老腔的生存危机是真实存在的,但我们仍需要对此抱有希望,坚信华阴老腔在未来仍然伫立在戏曲界上,它将作为华阴、秦东甚至关中地区一张辨别度高的文化名片。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华阴老腔,从心底去热爱它,才能使华阴老腔吼声永不断,铮铮铁骨永不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70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庆渣滓洞:红色精神的见证

重庆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迫害革命志士的地方。这里曾经关押过无数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的革命先辈,他们在这里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始终坚守信仰,不屈不挠……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东明行,红色精神永传承

2025年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带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与缅怀,踏入了位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的东明县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触动灵魂的红色实践之旅。一进入陵……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实践】:探寻红色遗迹,传承革命精神

2025年1月20日,阳光明媚,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来到了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张寨镇苏村的苏村烈士陵园,开启了一场意义……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追忆峥嵘岁月,赓续时代华章 ——走进红木老厂红色文化馆

一月的寒风挡不住探寻历史的热情,2025年1月19日,“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前往红木老厂的旅程。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土地,如今以一座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馆,静静地诉说着……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重温红色历史,追寻红色足迹

2025年1月19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曲阜师范大学“红脉传承,星火燎原”社会实践队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积极学习党史教育的号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知识的渴望,踏入了山东省临朐县的怀抱……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社会实践队召开会议研讨“红脉传承,星火燎原”主题实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红脉传承,星火燎原实践队于1月18日召开了关于“红脉传承,星火燎原”主题实践的会议。图为…… 红脉传承,星火燎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阜师范大学】——见文化光彩,领文化魅力之非遗马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

重庆渣滓洞:红色精神的见证

重庆渣滓洞,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迫害革命志士的地方。这里曾经关押过无数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的革命先…

追溯红色薪火 砥砺筑梦前行

追溯红色薪火砥砺筑梦前行一“践文达意·中国故事”队探访保定博物馆为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深入了解保定地区的历史变迁与红…

实地探访:山东与海南春节文化的异同

踏入山东大地,队员们无不被浓郁的春节氛围所包围。那热闹的街巷、喜庆的装饰,无不彰显着节日的欢快与祥和。队员们观察记录…

传承非遗根脉,点亮方言灯塔

此次实践活动,对于“韵语织乡”实践队的队员们来说,意义非凡。通过实地调研,他们亲眼目睹了方言与非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新发布

遇见新双星—“橡前进”调研团参观双星4.0智能工厂
7月23日,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的橡胶智能制造“橡前进”调研团借第五届国际绿色轮胎技术高峰论坛的契机,参观了双星集团转型升级后的最新成果——“双星轮胎”智能制造(工业4 0)产业园。老国有企业开启“二次创业、创双星世界名牌”新征程,积极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下乡支教篇之我的趣味英语课堂
晓曦社会实践队的三下乡是以支教为主的,在这次支教中我是一名英语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以及趣味英语课堂上和同学们的互动给我留下了很美好的回忆。…
“寻传统风韵,弘民俗之魂”西安工程大学赴陕西渭南暑期社会实践团
出行的第三天,我们仍在路上。今天一大早,为了获得更多,更真实,更明确的资料信息;为了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及发展历程,我们出发前去富平县图书馆。向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询问情况,负责人非常热心的告诉有关情况, …
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赴渭南暑期社会实践Day3
今天,是我们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赴渭南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我们的工作还在紧张活跃的氛围中铺排开来。 早上7点半我们集合一起出去吃饭,八点整,我们出发去到了富平县的图书馆。我们在图书馆收集了关于陶 …
“蜀”期“计”忆之与古蜀相遇 与信仰为炬
7月22日,重庆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蜀”期“计”忆国情社情考察团来到了金沙遗址、武侯祠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向日葵”坚实的后盾 ——后勤组专访
在“向日葵”社会实践队伍里,有一个组,她们需要起早贪黑地为队伍准备着早餐晚餐,清洗厨具,整理内务。空闲下来还要考虑第二天要准备什么食材,怎样才能变换着菜式不让队员感觉到“吃腻了”。她们就是一个队伍 …
山师经院E.YOUNG实践队赴临朐县社会福利中心 进行医养结合项目调研
为更好地了解经济不发达地区有关医养结合型养老院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E YOUNG医养结合实践队于7月23日赴临朐县社会福利中心展开为期一上午的实地调研学习活动。…
精准扶贫,探寻凌溪村发展之路
7月23日9:30,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乘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凌溪村村委办公室对黄金发书记进行了专访。采访村书记 (肖雯 摄)黄书记于2014年3月由村民投票当选,上任后,黄书记首先对村委团队进行了 …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汶川地区实践队:乡村旅游,发展因你而兴,未来路在何方?
盛夏光年,不负光阴
盛夏光年,不负光阴——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学生走近金山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暨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纪实”真情与热血,交织在“三下乡”的征途,奋斗与拼搏,凝聚在志愿者心头。志愿者们带着饱满的热情与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