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品古镇之风韵 寻环湖之美名 巢湖学院学子赴环巢湖十二乡镇开展乡镇名称起源调研活动

来源:大学生网报 巢湖学院 作者:裴晶晖、姚梦圆

 乡镇地名是乡镇文化的符号和内涵,记录着地域的历史文化记忆。为探求环巢湖十二乡镇名称起源,寻找古镇历史文化发展,巢湖学院学子于7月14日至17日赴环巢湖十二乡镇开展了乡镇名称起源调研活动。活动由团队指导教师邓其志带领,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参加。

q.jpg

  战争的休止符和平的画外音  7月14日上午,巢湖学院环巢湖十二乡镇名称起源调研团队赴散兵镇开展了名称起源调研活动,拉开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上午时分,团队一行乘车前往散兵镇政府。散兵镇党委宣传委员陈露、团委书记花正阳热情接待团队成员,一同前往会客厅进行交流。交流中陈露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散兵镇名称由来与相关传说。散兵地名源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项羽所部兵散于此,屹立于镇东的楚歌岭仍见证着当年的四楚歌声,传承至今的散兵地名,是战争的休止符、和平的画外音。团队成员向负责人进行采访,询问古镇相关历史故事及发展情况。负责人说道,散兵镇始终始终秉持着不忘初心的宗旨,伴随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推陈出新,不断发展。同学们在当地乡镇也进行了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及时收集当地居民对散兵镇名起源的了解情况,当地居民积极配合,认真填写,同学们详细做好记录,以便后期整理总结。

  山湖灵秀地渔网风车镇  7月14日下午,团队一行在队长周喆的带领下乘车前往槐林镇展开调研。在槐林镇老街,团队成员分组派发调查问卷,围绕槐林镇乡镇名由来展开调研。居民们认真讲述槐林镇历史,感慨乡镇变化,团队成员仔细聆听,做好记录。从正在编织渔网的老人口中得知,槐林镇是中国最大的渔网生产基地,几乎家家户户都生产渔网,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渔网也正是槐林镇最好的标志。而槐林镇因槐林嘴得名,槐林嘴是伸向巢湖内的半岛,岛上种植了大片中槐,故称槐林嘴。为进一步领略槐林嘴风采,队员们步行至槐林嘴一探究竟,一望无垠的湖岸、成片的槐树,这是槐林嘴最大的特点,一座寺庙依靠槐林嘴建立,团队成员们在对附近居民的走访调查中了解到,槐林人历来崇尚文化,重教兴文,文教事业发展迅速,教育事业跻身于全市先进行列。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槐林灯歌古朴典雅,优美动听,传唱不衰,成为巢湖民间艺术中的奇葩。

  八景蜚声江淮名邑  7月15日上午,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一同随车来到柘皋镇敬老院,通过敬老院老人深入了解柘皋镇名称起源。队员在敬老院附近采购补品拜访老人,据敬老院院长所述,柘皋是中国古镇,是一个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淮名邑。它曾以“矤叴”之名刻记楚简,并以“橐皋”之名载入《春秋》,汉代设县,南宋时改称柘皋,清末曾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队员们认真聆听并记录。接着,成员们来到柘皋镇,在街道上,分组派发调查问卷并及时回收。问卷围绕柘皋镇乡镇名称起源与发展进行填写,当地居民积极配合完成问卷填写及简单的采访。接着,为进一步感受柘皋镇文化传统,团队来到柘皋老街,探访老街特色文化建设,感受柘皋老街文化魅力。

  湖天圣境人间蓬莱  7月16日,团队成员一同乘车前往中庙镇展开调研,首先,成员们随车来到中庙寺,通过与看守寺庙老人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中庙镇位于巢湖市西部边缘。地处巢湖北岸,因古寺居巢州与庐州之中而得名为中庙,素有“湖天第一胜境”之称。是皖中名胜古迹和神、佛文化汇集地。中庙镇一座千年古镇,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尤为丰富,佛事源远流长的千年古寺中庙和八百里浩瀚巢湖之中的生态岛—姥山岛,素有“水中九华”和“东方日内瓦”之称,集山、水、岛、港、庙、祠、庵多种旅游资源于一体,是巢湖风光的缩影,湖光山色的精华,更是皖中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教和巢湖渔家文化的荟萃之地。中庙镇水产资源丰富,鳝鱼、青虾、龙虾、螃蟹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成员们认真记录并对老人表示感谢。随后对中庙寺附近的居民分发问卷并及时收集,问卷围绕中庙镇名称的起源和存在的历史文化展开调研,居民积极配合填写。

  见证古今繁华印记悠久之地  7月17日,团队一行乘车前往烔炀镇政府。烔炀镇团委书记高超、文化站站长杨临生热情接待团队成员,在高超的帮助下团队成员与相关领导在会客厅进行了交流会,通过杨临生的讲解,团队成员了解到烔炀镇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厚重。烔炀镇取名于烔炀河,烔河原名桐河,炀河原名杨河,两河交汇于镇南,形成桐杨河,注入巢湖。因镇区经常遭受水灾,百姓为避水患,意以火来克水,将“桐”、“杨”变为“烔”、“炀”二字。新华字典中的“烔”字,注释为安徽巢县烔炀镇专用字。高超说道,烔炀老街、“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金土地度假山庄、省十大“红色旅游景点”李克农故居等被正在建设的滨湖旅游观光大道串联起来。小镇也注重文化、教育等特色发展,不断加强特色乡镇振兴。采访之后,团队成员不畏烈日,在小镇对居民进行访谈,将温暖与爱传递给当地居民,娓娓言语,带着虚心请教的精神探求古镇的文化底蕴内涵,当地居民热情接待团队成员,为成员们解答问题,将古镇历史一一阐述。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了认识国情、增长才干的平台,增强了队员对环巢湖十二乡镇名称起源的了解,深刻认识到了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历史名镇,巢湖古韵,同学们在调研活动中收益颇丰,大家也将不断前行,寻求乡镇文化内涵,以饱满的热情去追寻乡镇名称起源及发展规律,怀着崇高的敬意去探索古镇的符号和记忆。(文/裴晶晖、姚梦圆 图/王菊、裴晶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73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重庆大学生进綦江:文艺汇演聚焦点,签约仪式喜人心
伴随着初升的太阳和早起的鸟儿,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史韵”团队来到了中华社区村民们赶场的街道,在这里,他们将进行文艺汇演以及与中华社区共同签订大学生就业培训基地的签约仪式。同时,中华社区第一书记杨义与“史韵”团队还开展了座谈。…
节水护水第五站-人民公园
今天的天气格外炎热,骄阳似火,但这丝毫阻挡不了我们的热情。按照我们制定的路线,今天我们去的是人民公园。人民公园位于二七境内,是一个避暑胜地,景色优美,因此人比较多,这也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
中国计量大学“青春在行动”暑期实践团队浙江三溪助梦行2
不知不觉,中国计量大学“青春在行动”团队一起度过了半月时光。团队成员们在浙江丽水缙云三溪小学展开了“双百双进——春泥计划”暨暑期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成果颇丰团队成员和孩子们的合影回想这半月的日子 …
留住乡愁乡情,弘扬乡贤文化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实践要比理论更加复杂,而只有人们的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岭南师范学院“万花筒”社会实践队之课余间的茶话会
队员们因为工作负担大而倍感压力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队长团偷偷地背着队员们策划着一场“惊天大阴谋”——茶话会。…
党在我心中宣讲圆满结束
今天我们的社会实践就圆满结束了。…
政策助学,不因贫困而成为被淘汰者
为实施乡村振兴计划,追踪报道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7月16日,广东海洋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满天星小队”以集市摆摊宣传的形式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推广给廉江市营仔镇的当地民众。邱日梅老师为我们的宣传作出了指导性要求,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
岭南师范学院“万花筒”社会实践队安全之紧急对策
2018年7月24日,佛山三水区发起暴雨黄色预警,乌云覆盖了整个三水区,暴雨肆虐了整个校园,为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出行安全,岭南师范学院“万花筒”社会实践队发了停课一上午的通知。…
河南工业大学:点燃筑梦之火,携手支教前行
一天的舟车劳顿和下午的活动虽然使小分队队员有些劳累,但是小分队成员依旧信心满怀,为孩子们带来温暖和快乐。…
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今天上午,我们暑期实践志愿者来到了墙壕里向小区老人进行关于垃圾分类的访谈调查。众所周知,垃圾分类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但推行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小区居民中进行调查十分有必要,有助于志愿者加强对民生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