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哭,离别是为了遇见更好的我们!
——淮工“筑巢,关爱留守儿童”支教队受邀走访孟诗涵同学家
本报讯 7月25日下午,淮工“筑巢,关爱留守儿童”支教队受邀走访灌南县张店镇孟诗涵同学家。本次走访志愿者们希望了解孟诗涵的家庭情况和她的学习生活情况。
在参加支教课的日子里,孟诗涵和弟弟孟诗轶每天都是第一批到达学校。姐弟俩先跑到志愿者们的宿舍,“我弟弟起的比我还早,他4点就起来了,也就把我也叫起来了。”这是孟诗涵每天到宿舍说的第一句话。在课堂上,孟诗涵积极发言,有不懂的就及时提问。“她很喜欢看书,小书包里总会放着一本童话故事。”志愿者王婷说道。
孟诗涵父母开了一个小吃店,门面不大。推开门,孟诗涵的父亲正在和面。看见志愿者来了,他立马放下手里的活,孟诗涵的母亲立马接待大家。孟诗涵不像往常那样活蹦乱跳,却躲在了厨房里面,低头做着数学作业。“出来和我们说说话呀,诗涵!”志愿者毛雨婷摸着诗涵的头轻声说道。抬头时,孟诗涵已是热泪盈眶。
“我不想你们走!”孟诗涵一边低头揉着眼睛一边哽咽道。听完这话,志愿者毛雨婷眼眶红了,她回过头去擦拭了眼角的泪水,转而带着微笑对诗涵说:“还记得音乐课上教的《送别》这首歌吗?我们不应该为了送别而伤感,我们走了,你还会遇见下一批哥哥姐姐,还会遇见更好的人!你要做的就是好好读书,快乐成长!”诗涵告诉志愿者们,她喜欢读书,特别喜欢童话故事。伴随着志愿者们的聊天和弟弟的鬼脸,诗涵终于露出了微笑。站在一旁的母亲对志愿者们倾诉道:“我们平时生意忙,也顾不上两个孩子的学习,陪伴她们的时间少。她就是舍不得你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希望你们能留下联系方式,方便诗涵以后和你们联系!”志愿者们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并答应诗涵给她寄书。
孟诗涵目送着志愿者们,这次她没有流泪。相信“离别是为了遇见更好的人”这句话已经深深地留在了她的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95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春节在每个中国人身上都烙印下深刻的印记,形成不可遗忘的民族记忆,并随血脉一同传承。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春节申遗的成功,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的有力支持,更是意味着这一传统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和谐、吉祥等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与……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春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但是,通过采访多名路人发现,不同的人群对于春节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守正”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春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翼。守正,就是要坚守春节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春节的核心价值观是春节得以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在春节申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让我看到了地方在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力量。自2015年设立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以来,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春节后的二月二,都会开展大量非遗传承……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春节的理解不再局限于美食和热闹。《礼记·月令》中说“数将几终,岁且更始”,春节象征着辞旧迎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春节申遗成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记忆与深厚情感的传统节日,在2024年12月4日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令国人振奋,也让……
王艺琳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