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校园,涤尽队员们身心的疲惫,伴随着虫鸣和清脆的鸟鸣,队员们睁开双眼,迎接崭新的一天。今天要开展家访活动,家访对象由这些天来队员们通过调查与统计当地建档立卡群众信息确定。队员们对于孩子们的经历深表同情,并对此次家访活动充满期待,希望通过家访了解到各家实际难处,有针对性施以援手。我们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物资给家访对象,虽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是我们的一番心意。
随着早上的阳光,我们早早地分好我们的物资。拿着这些东西出发时,总是很紧张:以前总是作为学生很害怕被家访,他们会不会很害怕我们来。那我们又应该说些什么呢,会不会很尴尬,如果孩子家庭情况不是很好,那应该怎么样去和他们说呢。
乡间的小道上,泥土的香味和着轻轻的风。我们一边走,一边商量。
(一)
很快,我们的一组队员来到了一个四年级孩子的家。他是学校里最淘气的孩子,每天早上五点多就来学校,他只是渴望被人关注、希望有人来关爱自己;他心地不坏,很善良,总是很积极的帮助我们拎东西。当我们踏进他家大门时,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孩子的奶奶知道我们到来后从工地中赶回来。我们仔细询问了下奶奶生活状况,奶奶只是淡淡地说“俩孩子,学校虽然免学费,但不免书本费,孩子妈在学林一岁生日第二天就走了,再也没回来过,孩他爸身体不好,能干的很少,我和爷爷每天去工地干活,小工一天一张(100),爷爷会点水电木工,算大工给两张。也没啥医保,国家政策好,到了地方”
奶奶停了下又接着说,“不干活的有补助,勤快点的靠自己,诶谢谢你们每年都来,还给带东西,谢谢学校,孩子你们也多和说说。” 66岁的爷爷,63岁的奶奶,每天10小时以上的工作量,不是每天都有工作机会,带病的爸爸,姐弟两人,一家五口,年复一年。一个有故事的孩子,我们要用一个美好的故事覆盖他心中那个悲伤的故事。淳朴的孩子们,我们在努力的与之建立起真挚的友谊,愿孩子们能一直保持心中的淳朴。
(二)
另一边,我们支教团的队员来到了另一个孩子的家。
刚刚走进他家,大家都有一些拘谨。杨爸爸由于常年在外从事装修工作有一点耳背,但仍然仔细地听着成员们讲述杨同学在学校的优秀表现,他脸上流露出欣慰的神清。队员们和杨爸爸拉起了家常,听杨爸爸说,家里的日常开支都靠爸爸一个人在外挣钱,妈妈身体不太好,患胃病已二十多年,这十几天一直在县里的医院住院,孩子们却没有机会去看妈妈一眼。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由于父母都比较寡言,杨同学与父母的沟通十分有限,这对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的成长来说是不利的。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也反复提到沟通的重要性。她平时在山上种种地,自己从地里摘菜,自己做饭。她在学校里,擅长历史,地理生物还有提高空间。这不禁引发了向队长一番发自内心的感慨,说起自己与她相似的家庭状况,感触颇深。随后向队长叮嘱她不要埋怨自己的家庭条件,自立自信才最重要。一是对父母负责,二才是对自己。
她点了点头,和站在门口的我们一一告别。
(三)
走了几十分钟,我们的另一组队员到了另一个孩子的家。冉同学是我班一名性格开朗,学习极其认真的同学。前几天的课堂表现中,他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理解了老师所讲的内容后还能发散思维开拓新思路,于数理化等方面有着较高天分。美中不足的是,语言学习总是抓不到要点。因此,今天我们四位老师对冉同学进行了家访。到了冉同学家,冉爸冉妈十分热情,同时也发现冉爸对督促孩子学习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懂得让孩子劳逸结合,文化程度较高,平常教育孩子的也是冉爸。
家庭教育氛围对孩子的学习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和家长进行了约四十分钟学习方法的讨论,一致认为在初中这个阶段尤其是初二,应该学习与玩乐并重,初中时光是一段很美好很纯洁的光阴,不希望孩子以后回忆起来只有学习,而错失人生其他快乐的时光。
(四)
和大部队分开后的一行人到即将升入四年级的张同学的家里进行了家访。
张同学是一个眼睛非常有灵气的活泼乐观开朗的小男孩。他家中共四人,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镇上经营一家小店来补贴家用,姐姐即将升入紧张的初三年级,年级轻轻的男子汉还经常主动帮母亲分担家务。
在聊天过程中,张妈妈跟我们提到了她对城里和农村教育的感悟。她也明白在当今社会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中,如果家里有条件,一定会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的教育。她还提到,现在的教育其实应该给老师更多的宽容,让老师更敢管孩子,而不会因惧怕家长的责罚而束手束脚。她表示,家长应该信任老师,良好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张妈妈希望张同学和他的姐姐能够更加用功的读书,考上县里的高中,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五)
我们的最后一支小队到了四升五年级的王同学进行家访。 小姑娘有一个哥哥,马上就要上九年级,家访时她的父母并不在家,只有两位姑姑在。在深入的交谈之后,我们了解到婷婷的父亲在外常年务工,母亲为了照顾姐弟二人,原本在十堰市内打工的她回到老家给一家饭店打工,用每个月不到两千的工资来提供一家三口的吃喝住行。
走访接近尾声时,队员们与谈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姑姑也谈及到孩子的父母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如果家里有条件,一定会为孩子的教育付出更多,姑姑表示会送马上要上高中的哥哥去县城继续读书最后队员们也提出希望爸爸能常回家看看孩子,或是带着孩子多出去接触不一样的世界的期盼,毕竟父母的陪伴对一个孩子来说才是更加必不可少的。
一天的家访,我们感触颇深。在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一群孩子们,他们坚强刚毅,他们不说放弃,他们充满阳光。我们是比他们大不了十岁的老师,听过了他们的故事,更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离开了孩子们的家,我们的目光久久不愿离开,只希望他们能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96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